第(1/3)頁 朱棣決定減免受災州府一年賦稅,并讓戶部尚書鄧林海負責此事。 “這事,你盡快擬一份細則出來。” “是,皇上!” 走出宮門。 稅課司郎中一臉急色,“鄧尚書,免了北方各州府一年賦稅,又減免商稅,這樣一年會少收很多稅。” “到了年底,年終獎又從何出?” “甚至邊陲軍餉,從哪里出?” “況且,今年各省大旱,就算熬過今年冬天,明年開春又要春耕……” 還沒說完,稅課司郎中聲音一頓。 鄧林海神色復雜地看著他。 “此事,不在你稅課司職責范圍。” 稅課司郎中訕笑,連忙解釋,“鄧尚書,朝廷這些年才富裕起來,下官也是擔心朝堂因為這事,再次國庫空虛。” 鄧林海笑了笑,“這么說來,你還挺憂國憂民的。” 稅課司郎中松了口氣。 鄧林海繼續,“只要有海上貿易,還有那玉米,朝堂豈會再窘迫?” “玉米?” 稅課司郎中一臉困惑。 鄧林海沒有繼續解釋,只是譏笑一聲。 “你可知松江府一案后,皇上和殿下已經不再那么信任百官。” “特別是涉及賦稅及錢糧,即便那些州府離京城十萬八千里。” “總之,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 “否則,到時不但搭進大好前程,好不容易攢下的家也,剎那間就會被抄家滅族。” 稅課司郎中神色微變,但很快就恢復神色,勉強露出笑意。 “多謝鄧尚書提醒,下官忠君愛國愛民,萬萬不會如松江府官員那樣剝削百姓。” 林海輕嘆,“有時候身不由己啊!” 稅課司郎中還想解釋,鄧林海已經往前走。 “人心難測,學生都敢揭發恩師,鄉里鄉親為了家人,照樣檢舉揭發。” 稅課司郎中腳步一頓,眸中神色變幻,最終變為堅定。 鄧林海那邊也滿臉嚴肅。 “皇上不用當地官員和士紳救濟災民,卻用上商賈!” “可是商賈重利,真比士紳靠譜嗎?” “可惜玉米還在培育,否則哪有那么多愁緒?” …… 翌日一早。 兩份章程,先后送到朱棣案前。 姚廣孝和戶部尚書鄧林海整理的章程,朱棣自然滿意。 “寫得好!” 朱棣贊了兩句后,直接吩咐亦失哈,“去把宋隱和梁平招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