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唯獨蝗災,沒有征兆,一旦爆發,就讓所有人措手不及。” “漫天卷地的蝗災,就跟云朵一樣,比比皆是。” “蝗蟲所到之處,瞬時變得光禿禿,沒有綠色。” “百姓辛苦一年,賴以活命的莊稼都成了那些畜生的糧食。” “等它們吃飽后,又會產下很多卵。” “或許來年會有更恐怖的蝗災。” “是的。” 宋隱點頭。 朱棣臉色難看,“大明建國后的洪武五年到七年期間,連續四年發生大規模的蝗災,百姓苦不堪言。” “這種禍害卻讓無知百姓當成蝗神在供奉,不敢殺害蝗蟲,讓先帝憂愁,咱也同樣。” 宋隱點頭,“是時候讓百姓們知道,只有讓蝗蟲滅絕,才不會再有蝗災,后代子孫也不會再受蝗災的苦。” 聽此,朱棣兩眼發亮地盯著宋隱,“以后都不會再出現蝗災了?” 宋隱點了點頭,“只要徹底把蝗蟲消滅干凈,自然就不會再有蝗災。” “蝗蟲生存力極強,怎么滅得完?” 朱棣自言自語地說著,可眸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 想到后世情況,宋隱脫口而出,“那就不停地削弱蝗蟲。” “然后讓醫者和農戶研制一些殺死蝗蟲的藥物,使用藥物毒殺蝗蟲。” “藥物毒殺?” 朱棣聽得有些懵。 “是的。” 宋隱點頭,“僅憑百姓無法殺死無窮無盡的蝗蟲,只能不停削弱,可最后也無法滅絕。” “那么,只能使用毒藥。” “而且毒藥只對蝗蟲有害,對人體危害不大。” “把藥物噴在土壤里,讓蝗蟲死絕。” “太妙了。” 沉思片刻,朱棣激動地詢問,“宋師,讓誰研制藥物較好?” 宋隱回復,“藥物研制事關重大,你可以選幾名醫者和農戶共同研制。” “十人左右就行,人多容易混亂。” “可以!” 朱棣頷首,“還有嗎?” “把蝗蟲的危害以及清除蝗蟲辦法,寫到報刊上,鼓勵人們滅蝗,讓百姓不要盲目信任蝗神。” “再讓各州府官員每年春秋季節,加強排查,如果看到有蝗蟲出現,就設法捕捉務必滅絕。” “好!” 朱棣神色大喜,“還是宋師知咱,理應如此。” 宋隱此刻思緒敏捷,沒有心思跟朱棣相互吹捧,自顧自繼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