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么一位實權九卿,又德高望重,能拉攏他,自是極大的好處。 “盧伯父。” 砍完人的甄武走了回來,向盧晃行禮。 “傷就好了?”盧晃蹙眉。 “一點小傷,不礙事。”甄武嘿嘿一笑。 “你自小骨氣雄壯,確實非凡。”盧晃點頭稱贊,又道:“跟著殿下好好做,將來……前途無量啊!” 老臣此言,意味深長。 這兩天打交道,已使盧晃對周徹完全重新認識了一遍。 周徹這才知道:盧晃與甄氏關系極好! 盧晃揚州人,出身貧寒,少而好學。 少年過江,得甄楚河父親賞識,召入府中做了三年賬房。 期間,任由其遍覽府中藏書。 甄氏老家主覺得這個年輕人將來必前途無量,又親自花錢替他找來名師。 后,盧晃書經成名,舉孝廉、入仕。 若干年后,任東海太守。 時東海鬧海賊,官府缺錢糧,難以募集兵馬圍剿。 此時甄氏老家主已辭世,繼任的甄楚河捐了十倉糧食,助盧晃討賊成功。 也就是這一件大功,使盧晃一腳邁破雒京大門,官拜九卿。 甄氏被周明要挾,他知道,也心急如焚,但無能為力。 所以,當周徹拿出鹵鹽礦的瞬間,他就明白了一切——鹵鹽礦是周徹的,他獻出來救了甄氏。 這也是為什么,他當日在朝堂上,敢幫周徹說話,而不惜得罪老二和老五的原因。 “只怕郭賊不久將至。” “我這便去面見陛下,讓他盡量多調一路兵來此看護鹽廠。” 盧晃道。 周徹沉思片刻,搖頭:“雒京內外,禁軍各司其職,護河三營也各有要地看守。” “便是真要調動兵馬,也非數日能完成。” “盧公見了父皇,不如幫我多求些兵器,在鹽廠建一個應急武庫。” “若事有萬一,也不至于這幫民夫淪為刀俎下的魚肉。” 盧晃點頭:“有道理,但武庫是極為敏感的,陛下便是會批,也不會太多。再有,他會派監軍來。” “有總比沒有強,多來個千把弩也是好的。”周徹道:“至于監軍,那是無所謂的,我又不做其他的。” “一定盡力!”盧晃點頭。 盧晃走后,周徹沒有歇下,而是緊鑼密鼓的安排甄武、蓋越去民夫中挑選健壯者。 “有從軍、習武經歷的優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