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所以不光是我,就是各位,都不用懼怕那張攀。將來他要是再敢欺侮威脅你們,大家只管還擊,看他還敢不敢囂張!” 這話再度引得眾人一陣贊嘆,再看黃鳴的眼神里,已明顯帶上了崇敬。 雖然黃鳴今日才第二天進國子監,但隱隱然在這些同學里已經有了相當的地位和威信。 一個人群體中的威信,有時是靠著日積月累的種種表現才能達到,但有時候,因為一件突發之事,靠著打倒某個之前的權威,也能將其權威取而代之。 …… 只半天時間,發生在國子監前的這場沖突風波就已迅速在北京城里傳播開來。 一開始還只是普通百姓于街頭巷尾,酒桌之上有所提及,但到了傍晚后,此事便通過各種渠道,傳入到了不少官員的耳中。 這讓不少人都感到一陣驚訝,已經夾了半年尾巴的錦衣衛,居然又變得如此奔放了么? 而且,他們居然還打的是建昌侯的人,那是以往的廠衛都不敢干的事情啊,他們哪來的勇氣? 在眾多只把此事當作熱鬧來看的官員里,也有人瞧出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來,比如說,楊慎。 作為翰林院的翰林,楊慎天然就和國子監的官員關系極近,自然能更快的,得到更為準確的事情真相。 而在笑過之后,他便迅速捕捉到了其中的關鍵和機會。 于是,到了次日,他就在中午邀請了一名同年到京城有名的鴻賓樓中喝酒。 這個叫楚宏的官員并不是和他一樣出自翰林院,而是一個都察院的言官。 同時,他還有著另一層總被其他同僚所鄙夷的身份——建昌侯手下為數不多的官場喉舌。 作為京城之害,又是名聲極其難聽的外戚,建昌侯張延齡和壽寧侯張鶴齡即便有著太后包庇,兩代皇帝的照顧,在官場中也是幾乎沒有什么勢力的。 少數那幾個實在沒的選擇投到他們門下的官員,也是被同僚鄙夷排擠的存在。 這位楚宏眼下就是這么個情況,所以當他得知身為楊首輔之子,又是狀元出身,翰林院清流的楊慎居然設宴款待自己時,自然受寵若驚,哪里會推辭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