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既然注定是對手,那自然是要全力出擊,趁你病要你命了。 黃鳴深知這一點的道理,所以在審斷了酈五魁一案,讓手下的吏員將一切寫了呈文以報上司衙門的同時,自己也開始著手準備對酈家的新一輪攻勢。 針對酈家的攻勢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對縣衙內部的整頓。 就在案件審斷后的次日,一張榜文就張貼到了縣衙八字墻,以及縣城內其他各要道處。 大家只以為這是縣衙對這次案件的最終表述呢,還有不少人刻意湊過去一看究竟。可結果真一看,才發現,這竟然是縣衙招人的榜文—— “今本縣三班衙役已缺六成,特向民間招尋身強體健,忠心可用者四十人,一經錄用,每月可得工食銀三百文,并另有賞賜,有在衙門當差經驗者可優先錄用!” 這道榜文內容由黃縣丞親自擬定,下頭所用之印也非縣令大印,而是他縣丞的印鑒。 但是這在民間來看,效果也是完全一樣的,甚至還在那完全不得民心的“酒縣令”之上。畢竟好歹人家黃縣丞一來就破了兇案,可比整日只知道醉酒的縣令大人靠譜太多了。 如此一來,縣里不少青壯男子就蠢蠢欲動了起來。 這可是有正經編制的三班衙役職缺啊,可不比那些隨時可能被縣衙踢走的白役苦力,一經錄用,不提那還算豐厚的工食銀報酬,光是身份職權,在本縣內也是相當有分量的事情。 唯一可慮的是,之前縣衙三班衙役不是全滿的,怎么就突然多出一大半的空缺了?會不會自己去了,結果啥都撈不到? 可就算如此,白跑一趟又不算什么付出,多個機會豈不更好? 于是,在接下來的數日里,縣衙不斷有青壯年男子上門,只為謀得一個三班衙役的差事,讓本來有些冷清的諸暨縣衙很快就變得熱鬧起來。 熱鬧的根由自然不止是有這么多人前來應聘,更在于消息傳出后,壯班和站班的幾十個差役終于是坐不住,直接跑到縣衙來鬧了。 他們是真沒想到,黃鳴的行動會如此迅速與果決,自己等只一兩天沒有到縣衙,他就要把所有人都開革了! 這可是他們賴以為生的差事,一旦丟了,那全家都得喝西北風,自然是要去縣衙爭上一爭的。 對此,黃鳴壓根就沒太放心上,他甚至自己都沒有出面,直接就讓黃通和黃達二人帶了錢四等快班的兄弟就出去阻攔,并當眾把話都給挑明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