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嚴家姐弟確認了請托的事兒后,就回徽省過年了。 蕭穗給顧驁留了具體的聯系方式,包括她們蜀都軍區文工團的辦公室電話,讓顧驁有結果后隨時可以通知她。 顧驁滿口答應,然后送嚴家姐弟上了火車。 轉眼就是春節,在除夕前夜,顧家父子姐弟三口,順利拿到了鑰匙,也搬進了新居。 那是一幢年前才完工和草草裝修過的房子,按后世的標準并不適合這么快住人。不過如今并沒有任何甲醛化工涂料,所謂的裝修,只是刷一下石灰而已,也就無所謂了。 沒有乳膠飾面漆,沒有墻紙,沒有木地板,連瓷磚都沒有。墻就是石灰墻,地就是水泥地。 不過習慣了后世防甲醛思維的顧驁,還是在搬進來之前,花了幾塊錢,去花鳥市場買了一大包竹炭(當時還沒有活性炭概念,只有用竹子燒的炭),以及七八盆文竹、藤蔓盆栽。 整個喬遷的過程中,姐姐顧敏是最一臉懵逼的。因為她并沒有親歷那天弟弟跟陳廠長談笑風生討價還價的場面。 所以完全無法想像弟弟究竟是如何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吹牛逼畫大餅,就把房子給要來了,還是廠里目前掌握的最好房源。 她唯一能做的,就是開開心心地打掃。前前后后接了幾十桶水,把里外都反復擦洗個遍。 以顧驁的眼光,新家的衛生條件依然是不怎么樣的:廁所只有一個蹲坑,而且是水泥坑,將來也難以改造抽水馬桶。 全家只有兩個水龍頭,廁所里那個還沒水池,是直接埋在墻上的,沖涼沖廁所都得用這個(沖涼的時候還得自己接橡膠皮軟管)。 廚房里那個水龍頭好歹是配了水泥水池的,也是全家唯一貼了瓷磚的地方,可惜廚房本身就不是獨立的,而是放在了客廳門口。在沒有抽油煙機的時代,要靠開窗換氣,顧驁估計燒菜的時候肯定會弄得屋里烏煙瘴氣。 然而,這些困難落在姐姐眼里,完全就不叫個事兒:“誰讓你炒蔬菜都起大油鍋了!煮煮不就好了,想要油水吃紅燒肉啊,也是煮的,怎么能讓油白白蒸發掉!” 顧驁一想也對。 如今誰舍得油被蒸發掉呢,真要是讓油煙機這種裝備穿越個15年提前出現,估計底層工人會把積在澄凈罐里的廢油重新倒出來做菜吧。 這些“從大院里搬進筒子樓”帶來的額外麻煩,顧驁心知肚明,也因此讓他對新房并沒有“膜拜”程度的歸屬感,只當是個睡覺休息看電視的地方。不過姐姐的狂熱,顯然無視了這些缺點。 如今除了國家領導人,其他哪怕是高官官員,都覺得住筒子樓是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的,是身份的象征。 最后,還是顧驁看不過眼,勸姐姐歇歇:“姐,差不多就行了,別累著。看你衣服都臟成這樣了,趁百貨商店還沒關門,我們先去把洗衣機買來裝好吧。剛搬了新家,那么多臟東西要洗?!? 沒想到顧敏一口回絕:“衣服晚上手洗不就行了,這么多年都過來了。東西都沒收拾好呢,洗衣機又大又沉往哪兒擺?你有這個空不如去把電視機先買了,都讀大學了,電視都沒看過。過完年收拾干凈再買洗衣機不遲?!? 顧驁再次感受到了價值觀的差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