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奶奶滿臉慈祥,邊撩著厚厚的棉布簾子讓兩人進屋,邊笑著問小丫頭冷不冷。 小丫頭同樣搖晃著腦袋說不冷。 她之所以要跟過來,就是因為爺奶這院兒有好吃的——爐果,柿餅子,雞蛋糕,硬糖,餅干,地瓜干…… 奶奶把她抱到炕上,各種好吃的放在旁邊,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美的小丫頭腮幫子鼓鼓的,開始想吃什么拿什么。 扯了一會兒閑嗑。 許大海坐在柜子旁邊的凳子上,接過奶奶遞過來的地瓜干,邊吃邊道: “爺,我向你打聽件事啊?“ “啥事?“ 爺爺盤腿坐在炕上,滿臉皺紋,啪嗒啪嗒的抽著旱煙。 “知道老長青不?“ “老長青?嘶~我還真記的一個,是個土匪頭子啊,不知道你說的是不是他?“ “土匪頭子?說說唄。“ 許大海眼睛一亮,連忙追問。 “哎呀~這么一說都是建國以前了,那時候是老通化縣,就是周邊嘛,大大小小綹子多如牛毛。“ 爺爺吧嗒吧嗒吸一口旱煙,許大海沒有打斷,認真聽著。 只聽爺爺繼續道: “土匪大當家的都有自己的名號,還會定下十不搶,八不準的規矩之類的。 不算小綹子和棒子手,單說大綹子,咱周邊就有九圣軍,金龍山,草上飛,李傻子,滾地雷,老太平,魁首,竄江龍……老長青就是其中一支。“ 爺爺洋洋灑灑的說了三四十個名字。 每一個名字都代表著一股大綹子,動輒上百人,甚至最大的能突破上千人。 “這全是咱周邊的?“ “嗯吶,就附近這幾個縣嘛,我說的也不全,好多土匪頭子我也不清楚。 再加上三五個人,或者十來個人的小股土匪,和單個挑的棒子手,那就更多了……他們彼此之間也打仗,甚至有血海深仇。“ 許大海又問關于老長青的事兒。 不過爺爺知道的也不多,想了想后才開口,只記得有戰友說過,老長青砸過位于現在隆興鄉的響窯。 “嘿!好像是砸了三回吧,前兩回都失敗了,第三回是出了叛徒,大半夜的窯破了…… 隔天土墻外邊豎起來了好多木頭桿子,據說每個上邊兒掛著一個人頭,大地主一家上上下下上百口人,全被殺了……“ 爺爺眼睛微瞇,追憶往昔,聲音飄忽: “我那個戰友好像是當過那個地主的護衛,不過窯破了,人心一散,能跑的就趁著天黑全跑了。“ 所謂砸窯——就是襲擊大地主家,搶錢,搶糧,搶娘們兒。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