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氧氣頂底復吹轉爐有三大優勢是現在煉鋼爐遠遠不能比擬的。
第一,高溫燃燒。
第二,氣體控制。
第三,燃燒廢氣回收利用。
簡單來說,這樣能提高煉鋼速度同時提升鋼材純凈度、均勻度和強度。
沒有新型煉鋼爐,哪怕李建勛把廠里機器全部升級也不過提升10%~20%的產量。
但是,軋鋼廠有了新型煉鋼爐,再搭配上連軋機,廠里的鋼鐵生產效率和質量絕對提高兩倍不止。
這就是技術改革,生產改革,每一次有效的改革都能讓一個集體再上一個臺階。
別忘了,老六系統還獎勵了9米65孔大容積焦爐和300噸氧氣轉爐煉鋼技術。
如果再有這兩種煉鋼法的加持,紅星軋鋼廠一定能成為國內甚至世界上頂尖的鋼鐵生產基地。
畢竟這三種煉鋼方式都得在七十年代末或八十年代初才研制成功并正式使用,李建勛提前了近二十年,搶占了先機。
到那個時候,軋鋼廠鋼材年產量就能從幾十萬噸提升到幾千萬噸,后續隨著規模的擴大這個數字還會增加。
這樣一來,廠里經濟效益將大幅度提升,也能為國家建設提供更充足質量更好的鋼材。
當然這些都是后話了,首先當務之急是把氧氣頂底復吹轉爐打造出來,這是一切的基礎。
整理好相關數據后,李建勛留了個后手。
他弄了兩份計劃書。
第一份計劃書里面是一些無關緊要的技術方向和數據,第二份計劃書里才包含了完整的設計圖和關鍵的技術、研究數據。
這年頭,敵特橫行,保不準就要出意外,尤其一些重要單位和大廠更是敵特重點關注的地方,一旦出現意外那可就是天大的損失。
頂底復吹轉爐煉鋼法的設計圖和相關數據,毫不夸張的說,可以稱得上是國之重器。
有了它,大量廉價質量又好的鋼材將源源不斷流向市場,軍工、房產、汽車、輪船、機械等等行業將煥發勃勃生機。
這些產業煥發生機,必然產生大量的財富同時提供充足的就業崗位,城市得到發展,群眾生活日益富裕。
想到這,李建勛越加難掩心中的激動,拿著氧氣頂底復吹煉鋼法的報告書就前往楊廠長辦公室。
畢竟楊廠長是自己名義上的領導,一些事情可以繞過他但是這樣做畢竟不好,多少的讓人家沾點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