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核電站和汽車生產線的設備及相關技術已經簽到成功,李建勛現在要做的是從開始到結束按流程整理出來,尤其是運行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更是要詳細標注。 設備都簽到成功了,自然就省去了其中復雜而又漫長的研發過程,這也是李建勛想要的。 不然全靠研發的話,汽車生產線還勉強能解釋,核電站設備這種已經超出了解釋范圍。 總之,不管如何先建成再說,起碼把當前的燃眉之急緩解了,等后續國家工業基礎提升上來再進行升級換代。 下面,李建勛一邊結合著自己的思路和現實情況一邊制作計劃書。 遇到復雜或者晦澀難懂的地方李建勛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對關鍵的問題還進行了更加細致的分解,務必做到大多數人都能看懂。 尤其是核電站這一塊,因為牽扯到的因素太多,特別是安全這一塊,李建勛進行了反復的修改。 光說服自己是遠遠不夠的,這份計劃書要說服劉凱旋、趙書記、高級領導等一眾人才算通過,畢竟一旦出現問題那就是巨大災難,誰也擔不起這個責任,只能慎重再慎重。 為此,李建勛從選址、設計、施工、調試等十幾個方面進行了逐一的論述。 地址方面為什么選擇霧靈山防空洞里面? 地質結構穩定,不會出現頻繁的自然災害 ,有充足的地下水源用于冷卻反應堆,遠離城區人煙稀少,避免外來襲擊........... 施工方面要建造哪些? 要建造反應堆廠房、氣輪機廠房、輔助系統廠房、反應堆壓力裝置專用廠房.......... 安全系統要設置多重防護系統、緊急停堆系統、三層外置安全殼、鋼筋混凝土外圍......... 輔助系統要設計電力供應系、水處理系統、通風防潮系統、冷卻劑輸送系統............ 還有更關鍵的設備調試、系統操控、燃燒技術、堆芯設計、冷卻技術等等。 尤其是堆芯設計和冷卻技術這兩方面,絕對是技術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決定核電站能否成功運行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