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年齡-《萬歷駕到》
第(1/3)頁
西北的事情雖然在廷議上說,可是這也算不上什么大事情,說了也就過了,第二件事情才是關鍵,那就是漲工資的事情,畢竟鬧得太兇了。
在敲定了第一件事情之后,申時行便開口說道:“那么咱們來議第二件事情,那就是官員漲官奉的事情。”
這件事情基本上沒人會反對,尤其是在這個時候,剛剛完成官紳一體納糧,如果誰反對漲俸祿,估計會被罵死。很多官員也的確吃不起飯,這個要考慮。
給官員漲俸祿,多少也能安撫一下官紳一體納糧帶來的怨氣。
“大明立國百多年,物價也早不是開國之初的物價,加上官奉折色,很多官員入不敷出,的確也應該漲一些。尤其是京城的官員,很多人都感嘆‘京城居之大不易’。”
吏部尚書王國光先開口了:“所以臣覺得漲俸祿的確應該。”
“之前朝廷困難,現在有了官紳一體納糧,朝廷收了這么多的稅,的確該漲俸祿了。國家有難之時,官員可以毀家紓難,可是現在朝廷好過了,也不能寒了官員的心啊!”
王國光說完,又有幾個人開口附和,大家都贊成漲俸祿。
當然了,在場的這些大佬倒是不差錢,更不差俸祿的這些錢,可是錢這種東西沒人嫌多不是。只不過大家擔心的是皇帝的態度,自從鬧出漲薪事件之后,皇帝可是一直沒表態。
大家對朱家皇帝的尿性都很清楚,自從太祖皇帝開始,朱家皇帝老摳就不是一天了。
每一代基本上都差不多,后面有幾個倒是能用沒錢搪塞,可是有錢的也摳門,比如成祖皇帝。
“春夏折鈔,秋冬則蘇木、胡椒”,把蘇木、胡椒之類的香料當作工資發給官員。蘇木胡椒自然是西洋番國進貢的,后來鄭和下西洋,又帶了一大堆回來。
可是這些玩意,既不能吃,又賣不出去,官員們拿在手里,都是面面相覷,朱翊鈞甚至覺得后來官員們群起反對“下西洋”,是不是也是因為被“香料抵工資”給氣到了呢?
那個時候朝廷是有錢的,不但不漲工資,還想著法的抵扣官員的工資。
雖然咱們現在這位天子沒有表現出來這一點,可是自從親政以來,這位少年天子一直都在撈錢,花錢的時候可是不多。每天宮里面的用度也是一削再削,每頓飯四菜一湯。
對自己這么狠的皇帝,對自己這么摳門的皇帝,他能愿意拿錢給臣子漲工資?
朱翊鈞要是知道大臣們這么想自己,估計就把他們全都拖出去打板子了,朕是那種摳門的人嗎?不過事情說到這里,自然又要皇帝“圣心獨裁”了。
大家都同意,基本上皇上也不會擰著臣子反對,再說了,朱翊鈞也是贊成漲俸祿的。
點了點頭,朱翊鈞沉聲說道:“諸位說的有道理,那就漲薪奉吧!不過怎么漲,漲多少,這是一個問題,諸位愛卿說說看,朕聽一聽。”
原本聽到皇上說同意了,眾人都松了一口氣,可是后面聽到要這話,眾人的心又提起來了。
“臣覺得既然是漲俸祿,那就應該從實際情況出發,首先折鈔就應該費除掉。”這一次先開口的是內閣大學士余有丁,直指官奉之中讓人深惡痛絕的寶鈔。
寶鈔在大明貶值的一塌糊涂,弘治年間,一貫(一千錢)寶鈔,“僅直銀三厘、錢二文”。到了萬歷年間,即使是數百貫寶鈔,也“不值數十文錢”了。
拿著寶鈔去店鋪里買東西,人家一定把你當神經病趕出來,這鈔票,老百姓根本不承認,所以,雖然官員名義上還是拿那么多工資,真正領到手、能花的部分卻越來越少。
天順年間的內閣首輔李賢就說,自己的俸祿領到手之后,“日用之資不過十日”,一個月的俸祿,只夠十天的開支。
事實上正德年間朝廷就不在發行新的寶鈔了,可是官奉還是用寶鈔,在所有官員心里面,以寶鈔抵官奉,簡直就是最坑爹的了。給你一堆花不出去的廢紙,這就等同于變相的削減俸祿了。
“臣以為余閣老所言甚至!”兵部尚書吳兌也出言道。
“自從正德年間開始,朝廷已經廢止了寶鈔,給官員的俸祿也不應該在以寶鈔抵充,所以臣也以為當廢止寶鈔抵俸祿,做到俸祿實發才行。”
朱翊鈞看著這些老狐貍,臉上沒什么表情,心里面卻在冷笑。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徐闻县|
织金县|
射阳县|
新晃|
锡林浩特市|
高要市|
湾仔区|
秭归县|
团风县|
娄烦县|
许昌县|
临高县|
高淳县|
阿尔山市|
海南省|
泰安市|
宁河县|
临夏市|
苏尼特右旗|
望都县|
龙游县|
中卫市|
万载县|
陇川县|
峨眉山市|
江源县|
香格里拉县|
凌云县|
唐山市|
大洼县|
青岛市|
灵丘县|
汤阴县|
清新县|
富源县|
西宁市|
宁蒗|
柳林县|
宁化县|
五大连池市|
团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