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聽到張鯨的話,朱翊鈞點了點頭,但是卻沒有說什么,事實上這種情況朱翊鈞早就預料到了。后世朱翊鈞也不是沒了解過這方面的東西,他知道朝鮮岌岌可危。 雖然韓國吹噓什么他們的名將,他們打了好幾年大明才出兵的,事實上大名不出兵,他們真的就亡國了。 事實上大明是在萬歷二十年六月就派兵入朝鮮了,雖然先鋒只有一千多人,但是大明的確是在日本入侵朝鮮兩個月之后,直接派兵進入朝鮮的。 不過也有一點韓國的爭論沒有錯,那就是關于軍事指揮的問題。 朝鮮國不少大臣認為大明入朝的軍隊應該由朝鮮指揮,想想都知道大明不可能同意這個要求,于是明軍入朝的速度就被拖延了下來。 后世朱翊鈞看過一些韓國的觀點,說什么大明軍隊進入朝鮮,聽從朝鮮的指揮是理所應當的。 但是朱翊鈞卻以為這是放屁的話,首先你是藩屬國請求大明出兵的,不是大明上趕著的。其次,大明救朝鮮,可沒有要這個要那個的。 美國在韓國駐軍還一大堆條件,你還得買美國武器。 想到后世韓國人的嘴臉,朱翊鈞這一次就準備的等著,在沈陽等著。事實上朱翊鈞很想看一看朝鮮哪位大臣說明軍應該聽朝鮮指揮的,反正這一次朱翊鈞一點都不著急。 轉頭看向張鯨,朱翊鈞再一次開口問道:“李成梁?在做什么?” “回皇爺,李成梁回去之后在籌備建立遼東提督府的事情,他派遣了自己的兒子李如松回家,去整頓李家,賣了不少買賣。” “清理強占的土地,將李家的觸犯大明律的人押送到了衙門。” 朱翊鈞笑著點了點頭:“聰明人終究是聰明人。” 雖然朱翊鈞在萬和宮見到李成梁的時候,說的很輕松,看似放過了李成梁,可是如果李成梁沒有表示的話,朱翊鈞心里面還是會不痛快的。 此時李成梁這樣的做法,朱翊鈞自然是沒話說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