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大乾改革之后,其中變化,老師也是看見的,遣散后宮,瞧著是太后容不得人,膨脹了,可往深了看,這卻是大乾歷史性的一步。” “數(shù)千后妃,每日的嚼用是驚人的,也導致內(nèi)宮需要不斷的增添太監(jiān),宮女。” “這些開銷,若能省去,內(nèi)庫能充盈不少。” “最關鍵,太后是要以此重新定規(guī)矩,往后再無選秀,帝王身邊的妃嬪不可逾十人。” “如此,不光能大大減少開銷,最重要……” 唐正浩頓了頓,面色沉肅了幾分,“太后已經(jīng)在開辦女子學院,帝王身邊之人,尚不可滿十,尋常百姓,誰敢逾越?” “沒了捷徑,那些父母,就不會再把女子當成買賣的物品了。” “老師,你也常夸歆兒天資聰穎,同輩中無人可及,可見女子不比男子遜色。” “她們不該只是附屬品。” “老師,若天下百姓人人平等,那會是什么樣的盛景?” 屈濟沉默了下來,“這條路,不是好走的,根深蒂固的思想,豈是一朝一夕能被推翻的。” “所以需要人領頭,太后有這個魄力,也有那個手腕,老師,你還要去嗎?” 長長一嘆,屈濟起了身,“老骨頭就不隨你們年輕人折騰了,我昔年曾欠郞淮個人情,保他一命。” “學生明白。”唐正浩躬身行禮。 直到把屈濟送出紫京城,唐正浩才回返。 “指揮使,唐侍郎傳來話,讓你明兒擺酒。” “啥子?”李易揚眉,“青天白日的,就開始敲詐了!” “他說他把屈濟勸走了。”殷承默默道。 李易眨巴了兩下眼,屈濟,他還是聽說過的,學識淵博,但不喜官場,四處云游,酷愛指點人。 大乾的官員絕大多數(shù)受過其恩惠。 唐家,不管是唐父那一輩,還是唐正浩這一輩,都由其啟蒙、授業(yè)。 瞧著高雅,但發(fā)起脾氣,那是說掄拳頭就掄拳頭。 郞淮居然能找到人?還請動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