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撤退-《齊玄素全文免費閱讀正版》
第(3/3)頁
婆羅洲道府不是不想,而是不能,有心無力。
所以“天廷”在南洋仍舊有極大的生存空間。
此時帝京指示吳光璧退往南洋,并非讓他送死,算是另有任務,甚至避開了蘆州的主戰場,有保存實力的考量。
吳光璧當然不會反對。
根本原因是帝京方面得到消息,被齊玄素任命為紫霄宮首席輔理的殷九陰疑似出現在獅子城,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為了以防萬一,這才決定將“天廷”勢力撤回去。一是起到監視的作用,二是以防萬一,如果道門在南洋方面有什么動作,那么也能牽制一二,確保帝京方面有足夠的時間做出反應。
撤退路線主要分為兩條,一條是走海路,沒什么可說的。不過現在海路戒嚴,整個海面上都是戰船,北邊是東海水師,南邊是南海水師,雙方對峙,直接從江州出海,未免太過危險。
另外一條路便是走陸路,繞過大真人府所在的吳州,取道湘州前往嶺南,然后再退往南洋。
吳光璧在認真思考之后,決定以陸路的方式前往南洋,取道湖州,前往湘州,繞過吳州。
如果僅僅是吳光璧一個人,那么以他的偽仙修為怎么都能撤退,只是此時不僅是吳光璧一人,還有許多“天廷”的骨干成員,吳光璧要帶領他們撤退,便要好好謀劃一番。
首先,“天廷”要撤,可是“客棧”不撤,青鸞衛也不撤,根據帝京方面的指示,后兩者就地蟄伏,隨時等候命令。
吳光璧作為最高指揮,要把這兩部分的人安排好了。
其次“天廷”撤退,動靜必然不小,也一定會引起江南道府和紫光社的注意。
事實上,紫光社現在才抓到“天廷”的動向,正是因為吳光璧要撤,如果吳光璧一直潛藏不動,這個時間點也許還要向后推移。吳光璧把藏身地點選在大報恩寺,也是玩了一出燈下黑,畢竟再一再二不再三,按照一般思維,已經有了兩次前例,不可能有第三次吧?吳光璧發動逆向思維,還真就再一再二又再三。
這是璇璣星主的失誤,小殷也在第一時間就批評了璇璣星主。
吳光璧最終決定以化整為零的方式分批分多路離開金陵府,然后在湘州境內的桃源縣會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