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張月鹿駐足欣賞了片刻這座仿制通天塔而建造的巍峨燈樓,不得不承認,這座燈樓極為宏偉大氣,也極為精美漂亮。可她心底還是多少有些不以為然,且不說建造這座燈樓靡費幾何,若是能長久存在并且有實際作用也就罷了,只怕是要不了一年半載便會拆除,那么意義何在?就是為了在今天彰顯道門的面子?這與粉飾太平有些區別,可本質上又沒有太大區別,振奮人心也不必用這種手段,如今道門頗有些盛極而衰的意思,已經到了需要變革的時候,此舉說不定還會起到反作用,總結下來大概就是“奇觀誤國”四個字。 張月鹿收回視線,輕嘆道:“豈有別生義理,曲加粉飾而能欺天下哉。” 說罷,她重新舉步,便要進入玉虛宮中。 就在此時,幾名被邀請前來的儒生大步行來,擋住了張月鹿的去路。 有了這幾名儒生帶頭之后,后續的儒生越來越多,先是十幾人,接著是幾十人,很快便有上百人的規模。 來者是客,所謂的待客之道,再加上道門一向提倡優待儒門,竟是沒人敢第一時間有所動作。 于是便有了極為滑稽的一幕,上百儒門之人在道門的核心玉京,圍住了一名道門女子,氣勢洶洶,似乎他們才是這里的主人,而那女子只是個不受歡迎的外人。 這些書生大多是跟隨師長受邀來到玉京參加中元節慶典的年輕人,自有一股書生意氣,而他們的長輩們有些已經進入玉虛宮,有些則在遠處觀望,雖然在嘴上也勸了幾句,但更多還是冷眼旁觀,甚至是有意縱容。 畢竟自道佛之爭以來,道門為了籠絡儒門,一再拔高儒門的地位,為了貫徹聯儒制佛的理念,對待儒門多以安撫為主,若是道門弟子與儒門起了沖突,道門非但不會偏袒自己人,反而會偏袒儒門弟子,萬事以道門和儒門的盟友關系為重,儒門早已被道門縱容慣了,使得這些年輕的儒門弟子哪怕在玉京,也是有恃無恐。 再有就是,這樣的陣仗,若說沒有人在幕后暗中串聯,推波助瀾,那也說著實說不過去。 內外勾結,兩面夾擊,便讓張月鹿處在了這等十分尷尬的位置上。 張月鹿孤身一人面對百人,并無半分驚慌失措,也無半分楚楚可憐,更不曾惱羞成怒,唯有平靜面對,這大約便是臨大事有靜氣。 張月鹿背負雙手,站得筆直,巍然不動。 儒門書生們本以為張月鹿見了自己這邊的聲勢之后會心生畏懼,然后主動避讓,他們便算是扳回一城,卻沒想到張月鹿竟然不退。 這個女子當真是膽大包天! 在三教大會上大放厥詞也就罷了,此時竟然還沒有絲毫悔改之意。 這讓儒生們更加激憤。 今天便要硬按著這名女子的腦袋,讓她把說出來的話再吞回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