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語成讖,多是用于兇事,不好的事情應驗了。 對于齊玄素來說,拜師東華真人難道是不好的事情嗎? 如果孤立地看這件事,那么的確是好事情,意味著齊玄素更上一層樓,真正有了靠山。畢竟七娘這個母族不是道門高層,張月鹿那邊只是岳家妻族,不是真正的自家人。只有師父才是真正的“父族”。 可如果從全局來看,這未必就是好事。 首先,達成這件事還有許多前提條件,比如齊玄素原來的師父齊浩然出了問題,這對齊玄素來說,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多年的感情一朝錯付,其中心酸苦楚,只有自己知道。 更不必說還有后續的各種變化,為什么齊玄素不怎么看好張月鹿的改革和新政?一是因為難度太大,二是因為凡事興一利必生一弊。利弊從來結伴而行,無非大小的問題,絕沒有百利而無一弊的事情,新政會解決老問題,卻也會衍生新問題。 放在這里是一樣的道理,齊玄素拜師有好處,也有壞處,比如他和姚裴甚至姚家的矛盾迅速激化,意味著東華真人在某種程度上與地師進行攤牌。這是一把雙刃劍,絕不是一件百利而無一弊的事情。 如果真是純粹的好事,那么齊玄素也不必猶豫這么長的時間,甚至要等到七娘來幫他下定這個決心。 所以齊玄素最后還是用了一語成讖這個說法。 另一邊,且不說東華真人和齊玄素如何準備拜師儀式,青鸞衛的親軍都尉府卻是炸開了鍋。 因為親軍都尉府突然接到了來自玉京紫微堂的公函,東華真人親自詢問青鸞衛指揮使最近過得如何,身體好不好。 十分簡單,十分突兀。 涉及到東華真人,底下的人不敢擅專,直接上報到了青鸞衛指揮使那里。 青鸞衛指揮使田伴農接到這封道門公函之后,也是震驚非常。 到了東華真人這個地位,一舉一動都自有深意,其他人唯恐領悟精神不夠徹底。要說閑著沒事發著玩的,小殷有這個可能,東華真人是萬萬不可能的。 從陣營上來說,青鸞衛乃至朝廷都是站在太平道這邊,就算青鸞衛要跟隨道門的腳步,那也是以清微真人為馬首是瞻,東華真人作為清微真人最大的對手,沒道理對青鸞衛指手畫腳。 來者不善。 假設與三道之爭無關,會不會是私人恩怨? 這就不得不提田伴農的出身了,聽田伴農這個名字就知道,他肯定不是農人平民出身,而是個儒門之人。 儒門一向喜歡標榜自己不慕榮利,動輒就要回家務農歸隱。當然,儒門之人的務農肯定與真正的農人不一樣,那是大莊園模式的農業生產,大儒們能親自種塊菜地就已經了不得,不可能真去下地干農活。 真正農人取名,一般都寄予美好質樸的愿望,比如富貴,或者有財、有福等等,亦或是賤名好養活,一般不會與“農”字掛鉤。 反而儒門之人很喜歡用這個“農”字,什么歸農、伴農、半農,以此來標榜自己的操守和品德。 田伴農作為一個儒門之人,不是大祭酒,基本與道門沒什么交集,知道東華真人的大名,卻沒什么來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