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話音落下,慈航真人也隨之起身,讓值守靈官打開會場大門,金闕執事封存議事記錄,然后參加議事之人陸續離開會場。 拋開慈航真人這個特殊情況不談,國師是最后一個到的,此時也是第一個離開的。 姜大真人是第二個,然后便是石大真人和唐大真人,兩位大真人并排著出了大門,然后一個往左,一個往右,分道揚鑣。 齊玄素往外走的時候,發現東華真人和慈航真人竟然在等自己,連忙快走幾步,迎上前去。 慈航真人此時正與東華真人交談,與本次議事無關,而是另一件事有關:“倒要恭喜你了,一把年紀還能收到這么好的徒弟?!? 東華真人語氣隨意:“這大概就是緣分,不要忘了,他最早去的可是天罡堂,而且他本就是正一道的弟子,轉為全真道加入紫微堂都是后來的事情,誰讓你沒抓住的?!? 慈航真人笑道:“我那里都是女弟子,從沒有收男弟子的先例。再者說了,我沒抓住沒關系,我的徒弟能抓住就夠了?!? 東華真人微微一笑:“如此說來,我的弟子與你的弟子結為道侶,我們以后就是親家了?!? “這樣最好?!贝群秸嫒碎_著七娘的玩笑,“我和姚七是相看兩相厭,她不想跟我打交道,我也不想跟她打交道,現在好了,我們兩個都解脫了?!? 這話雖是以玩笑語氣說出,但也反映了部分真實情況,慈航真人和七娘的確不是一路人,一個正統道門女道士,各種正面意義上的女道士標桿,七娘則是離經叛道的女道士標桿。一個標準的正經人,一個標準的不正經人,這兩個人怎么能有共同語言。 也就是兩人都年紀大了,放在普通人家,已經是老太太。換成是十幾歲的小姑娘,慈航真人就是那種品學兼優、用功努力、被教習家長夸贊的好姑娘,別人家的孩子。七娘則是曠課逃學、打架斗毆、不務正業的負面典型。 兩人的成就也說明了一個很淺顯的道理,起步背景大差不差的情況下,還是要好好讀書。 別看慈航真人只是陪跑,萬一東華真人和清微真人拼個同歸于盡、玉石俱焚,慈航真人就是第一位女子大掌教,是要上史書的。七娘雖然家大業大,最大的可能則是以大掌教養母或者大掌教婆婆的身份留下名字,這其中的差別可太大了。 見齊玄素過來,兩人便停止了玩笑,多少端起長輩的架子。 齊玄素主動向兩人見禮問好。 兩人表揚了齊玄素。慈航真人像母親,比較直白。東華真人則像大多數父親那樣,比較含蓄。 齊玄素照單全收,伴著兩人走出會場,多少有一點一家三口的意思,然后又走出金闕。 這一幕落在不少人的眼里,自然要感嘆齊玄素官運亨通。 有這么大的靠山,就是一個傻小子,也能起飛了。 至于兩大靠山為什么看上這么一個“傻小子”,那便沒有人去深思了。 誠然,一個人不能把成功全部歸功于自己的能力,卻也不能一味強調外部環境的作用,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少了哪個方面,都不能獲得最終的成功。 東華真人和慈航真人各自離去之后,齊玄素站在原地,又回頭看了眼屹立著的金闕,不由感嘆。 在圣約克的時候,他曾看過一篇西方人的文章,說是競選州牧,在競選之前,他還是個德高望重之人,競選的時候,謠言滿天飛,十幾個來路不明的孩子圍著他叫爸爸,在退出競選的時候,已經是聲名狼藉。 他為了能夠走入這座建筑,付出了很多,名聲也有了這樣的趨勢。說他是個風口上的傻小子還是比較委婉的,更多的是造謠,男女之事行不通,就換一個方向。 比如,有過去的同窗求齊玄素辦事,被陳劍仇擋了回去,然后就有了傳言,說齊玄素發達之后就不念舊情,不認老同窗了,沒有半點人性可言,愛惜羽毛,沽名釣譽。至于莫清第為什么能讓齊玄素出面說話?那是因為石雨跟齊玄素不清不楚。 還有,有人知道齊玄素是孤兒,便組織了認親的戲碼,還是被擋了回去,然后又有了齊玄素為了認干娘不認親爹娘的謠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