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如撞大鐘。
蕭和尚毫發無損,反手抓向劍鋒,意圖奪下雙劍之一。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開啟“惟道是從”的甲寅靈官已經來到蕭和尚的身側,狠狠一撞。
撞與撞不同。
雙劍之撞,類似撞鐘,是一點。而甲寅靈官的一撞,是一面。
武夫用拳,練拳之人經常會發現,拳法中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招式,并不實用,有花架子的嫌疑。
比如道門基礎拳掌里的八卦掌,從不講究發力,出掌的時候只是擺出某個架勢,只要快就行,沒必要發大力,雖然打起來很快,但是缺乏力量,好像是圍著對手轉圈撓癢癢,意義何在?
答案是日月乾坤劍,改用日月乾坤劍之后就會發現,所有八卦掌的招數都是為日月乾坤劍服務的,很多奇怪的招數,空手的時候缺少實戰作用或者進攻角度,可手中有了日月乾坤劍,就變得十分合理,所以只要快就行了,殺傷靠兵刃,不靠發力。
拳法中很多空手對敵極不實用的招數,都是要配合某種兵器。比如更有名的脫槍為拳等等。
同理,還有鐵山靠,這一招非常有名,以肩膀發力,不過實用性仍舊不大,因為攻擊距離太短。
這一招的實際用法是配合大盾。為什么鐵山靠要前手下而后手上?這就是扛著盾牌的姿勢。
甲寅靈官用的就是鐵山靠,不過配上了靈官大盾。
最正確的用法。
招不在新,也不在繁,管用就行。
這一撞的力量之大,雖然不足以傷到蕭和尚,但還是讓蕭和尚的不動金身搖晃了一下,最終使得蕭和尚沒能抓住劍鋒。
有道門祖師評價過,佛門金身就是專門用來挨打的神通,最好是不動,像極了豬的戰術,偎依著墻壁,讓你抓不住破綻。
此時不動被破,便有了破綻。
張月鹿輕輕吐出一口濁氣,在她發髻上依次排列的六支劍狀銀簪飛起,排列身前。
六支銀簪,也可以視作六把微縮了數倍的三寸小劍,名為“六字光明咒劍”,一劍對應一字,六劍合一。乃是慈航一脈世代相傳的半仙物。
只見六柄小劍大放光明,震顫不止,分別發出“唵”、“嘛”、“呢”、“叭”、“咪”、“吽”六音。
相較于“大慈雷音劍”,“六字光明咒劍”更勝一籌,能夠消解一切無妄煩惱,去除殺孽業障,勸人放下屠刀,回頭是岸。六字音節發出后,頓時呈現出一派佛家圣地的慈悲祥和之意,讓人殺意大減,暴戾立消。
正所謂金剛怒目,關鍵便在于一個“怒”字。
消解戾氣,怒又從何談起?
蕭和尚微微皺眉,便要揮拳要將這六劍打散。
便在這時,林元妙終于出手了,一道細細紅線在蕭和尚的身后詭異出現,淡不可見,細如毫發,隱隱融入虛空,若斷若續。
雖然蕭和尚有金身護體,但這道紅線介于虛實之間,竟是無視金身,直接沒入后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