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投名狀-《過河卒無錯字精校版》
第(3/3)頁
慈航真人本人也會滿意,畢竟大掌教夫人能夠直接參與大掌教的決策。三師名義上是副掌教大真人,但本質(zhì)上是三大派系的首領(lǐng),更多起到制衡大掌教的作用。大掌教夫人從職能上來說才更像是真正的副大掌教,即大掌教無法履行職責(zé)的時候,大掌教夫人代行大掌教職權(quán)。
兩難若能兩顧,既能不耽擱了佛門戰(zhàn)事,又能守住祖宗的天師大位,那當(dāng)然是好。
可問題就在于擊敗太平道上面,誰也不敢保證東華真人一定能成為大掌教,萬一是清微真人上位,那么局勢就復(fù)雜了。
清微真人不會容許兩位副掌教大真人掣肘自己,那太危險了,說不定會轉(zhuǎn)而與張家、姚家聯(lián)合,以天師之位、地師之位的許諾來換取張家、姚家的支持,以達到壓制東華真人和慈航真人這兩個大敵的根本目的。
第二點則是在擊敗佛門的基礎(chǔ)上,掌控西域道府。
西域道府內(nèi)部有幾派勢力,其中勢力最大的當(dāng)然是陳爭先、趙教吾一派,算是西域道府的本土派,不過隨著陳爭先身死、趙教吾叛逃,這一派已經(jīng)陷入到群龍無首的境地之中。
這個大派系又分為許多小派系,嚴(yán)格來說,胡教沖也屬于這個大派系,如果他不是陳爭先的心腹,那么不可能掌握著紫微堂這么要害的部門,可這并不妨礙胡教沖與同為一個派系的趙教吾不對付,陳爭先也樂得如此。
這其實是一種帝王平衡之術(shù),兩派人相互爭斗,作為首領(lǐng)才能居中調(diào)停、平衡、裁判,才能掌握大局。
所以齊玄素打擊趙教吾的人,并不會影響到胡教沖和其他人,他們?nèi)耘f站在干岸上。所以齊玄素明確表示不搞擴大化后,胡教沖立刻獻上了投名狀,表明自己愿意支持新任掌府真人。
齊玄素的操作也不復(fù)雜,說白了就是拉攏一批,即胡教沖,打擊一批,即趙教吾。除胡教沖和趙教吾之外的其他人自然都是“望風(fēng)而降”。
以掌府真人的名義,加上陳爭先和趙教吾一死一逃的契機,齊玄素只是順勢而為,便初步掌握了西域道府內(nèi)部最大的派系。
齊玄素也不必擔(dān)心胡教沖一家獨大的問題,因為他還有陸玉玨,正好趙教吾以前也是次席副府主,陸玉玨剛好補上了趙教吾的空缺,還是相互制衡的。
問題在于新任首席副府主會是誰?
過去是姚裴,她出身高貴,代表了姚家,誰也不敢得罪她,不過姚裴更多是來鍍金的,所以也沒有像齊玄素這樣想著收權(quán),在道府中更像是個旁觀者。
后來是趙教吾,還沒坐熱首席副府主的位置就東窗事發(fā),直接叛逃。
齊玄素當(dāng)然想要安排一個自己人來擔(dān)任西域道府的首席副府主,可一來沒有合適的人選,他畢竟根基淺了一些,能用且信得過的人不多。
二來別人也不會同意。掌府大真人是齊玄素的人,次席副府主是齊玄素的人,齊玄素本人是掌府真人,再來一個親近齊玄素的首席副府主,西域道府就是鐵板一塊,齊玄素進能割據(jù)自立,退能對抗金闕,那是針插不進,水潑不入,簡直成了獨立王國。
甚至比婆羅洲道府更過分,蘭大真人親近齊玄素不假,可齊玄素要“反”,別管是真反,還是被逼反,亦或是被人扣上帽子,蘭大真人未必會跟。可五娘就不好說了,她是真有可能跟著齊玄素一起反的。
金闕不會容許齊玄素這么干,必然會派一個跟齊玄素不對付的人過來,倒不是指望一個首席副府主抗衡齊玄素,更多是起到監(jiān)視的作用,最起碼能知道齊玄素做了什么,了解西域道府的情況,不至于使得整個西域道府都被“迷霧”籠罩。
除此之外,西域道府還有其他派系,比如姚裴的人,或者說姚家的人,東華真人的人等等。不過不必急于一時,齊玄素會慢慢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