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翻案-《過河卒無錯字精校版》
第(2/3)頁
“這就是秩序的重要性,雖然儒門的史書對平王百般粉飾,但不可否認,平王壞了規(guī)矩,打破了秩序,最終造成天下易主,說姬王室始亡于平王,也沒什么太大問題,在這一點上,平王是千古罪人。”
大掌教稍作停頓,眾人全都沒有說話,每個人都在思考。眾人心里清楚,大掌教這番話是意有所指:平王不是姬王室的中興之主,而是千古罪人,平王不是撥亂反正,而是禍亂之源。烽火戲諸侯本質(zhì)上是造反成功后的抹黑。
那么道門的平王是誰?
大掌教再一次開口道:“所以說,秩序最重要,律法也只是維持秩序的手段。我們整天說維持穩(wěn)定,到底是什么的穩(wěn)定?就是秩序的穩(wěn)定。而秩序又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結(jié)構(gòu)秩序,一部分是行為秩序。
“什么是結(jié)構(gòu)秩序?就是我們道門的上層建筑,說得更明白一點,就是建立在一定經(jīng)濟基礎之上的意識形態(tài)以及相應的政治律法制度、組織和設施的總和。”
“什么是行為秩序?就是公序良俗,或者干脆用‘倫理’二字概括。過去儒門講天地君親師,現(xiàn)在我們推翻了這個,不講這個,我們講平等,可是近二百年來,我們又沒能概括整理出一套很完善的體系。五代大掌教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他才要整頓風氣,列出了很多規(guī)定規(guī)矩,就是為了維護這個秩序,強化這個秩序。
“我也知道,很多人對這些規(guī)矩不滿,認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損害,由此衍生為對五代大掌教的不滿。可你們想過沒有,我們作為道門的高層,本質(zhì)上就是秩序的最大受益者,你們因為一己私利要造五代大掌教的反,且不說恩將仇報的問題,本質(zhì)上就是挖斷自己的根,你自己都不遵守秩序,上行下效,別人憑什么要遵守秩序?
“很多道友常常抱怨,說別人總是以圣人的標準要求他,就因為他在這個位置上。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力是相互的,我們提倡下面的人講奉獻談境界,下面的人也會反過來以圣人的標準來要求我們,如果我們做不到,那么公信就喪失掉了,沒了信用,秩序就會受到影響,治理成本就會大大提高。
“五代大掌教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立下規(guī)矩,從嚴治理道門,一掃舊風氣,僅就這一點而言,五代大掌教是有大功于道門,是不容抹殺的。”
整個金闕鴉雀無聲,針落可聞。
大掌教又道:“五代大掌教不是幽王,我也不希望道門中有人是平王。我認為,關(guān)于五代大掌教的一些歷史評價是不客觀、不公正的,我們要公正客觀地重新評價五代大掌教,重新重視這個秩序和規(guī)矩的問題。
“我個人認為,自從五代大掌教飛升離世之后,道門的風氣明顯有了惡化的趨勢,為什么會這樣?根本在于有些人不是一心為公,而是將權(quán)力當成了自己的私產(chǎn),我多次說過,要把心放正,把作風擺正,把姿態(tài)端正,要正大光明,要搞陽謀不要搞陰謀。可是有些人呢,充耳不聞,我行我素。”
說到這里,大掌教明顯停頓了一下。
齊玄素正做筆記呢,忽然就聽大掌教拔高了嗓音,直接點名道姓:“齊玄素。”
一般情況下,大掌教不會這么不給齊玄素面子,正式場合會稱呼“齊真人”、“齊府主”或者“太微真人”,私底下稱呼表字“天淵”,頂多稱名“玄素”,沒有連名帶姓這種情況。
“在。”齊玄素下意識地站起身來。
大掌教問道:“你昨天去城外的港口,讓人清場了,是不是?”
齊玄素只是微微一怔,隨即便低下頭去,不敢辯駁,也不能辯駁。
大掌教接著說道:“你真是好大的架子啊,你是執(zhí)行公務嗎?只是私事,你憑什么讓人清場?我說的這些我行我素的人里面,就有你一個。”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钦州市|
清河县|
宁波市|
墨脱县|
黑龙江省|
南乐县|
崇阳县|
宝兴县|
长武县|
巴中市|
卫辉市|
中山市|
浦北县|
中牟县|
泰来县|
临泽县|
柳林县|
武强县|
和政县|
安丘市|
高雄县|
迭部县|
邵武市|
西乌珠穆沁旗|
永清县|
西平县|
宜兰市|
彭泽县|
定日县|
鄄城县|
昌图县|
墨竹工卡县|
文成县|
仁怀市|
永康市|
孟连|
萝北县|
卫辉市|
崇仁县|
金乡县|
泊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