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勿向仙乞,敢與天爭-《劍叩天門》
第(1/3)頁
雖然挑著一副擔子,但是李云生還是在天黑之前就下山了,他們父子在山腳西面的路邊搭了一間茅草屋,這間茅草屋還是兩三年前他們父子一起搭的,砍了山上幾棵樹,再搬了一些山石,每年他們都會重新修葺一番,畢竟要在這里呆上一個月。
經過兩三年,修修補補,這茅草屋現在已經是另一番光景,灶臺、桌椅、床鋪一應俱全,墻面用泥巴牢牢的糊死,一點風都透不進來。
李云生把斗笠跟蓑衣整理了一下放好,然后就開始用灶臺燒水,接著從灶臺后的缸里小心地舀起一小碗面粉開始和面。和到一半,他突然停下來,想了想從裝面粉的缸里拿出一只雞蛋打進面粉中,等面和好切成細細的一條條,鍋里的水也開了,他把切好的面放進鍋里,從灶臺上的小陶罐里挑了半勺豬油放進去,豬油一入沸水就化開,變成一層漂亮的油花,又放了一把辣子,最后才將鍋蓋蓋上,坐到灶臺前面燒火。
這么些年跟著李山竹在外面跑,李云生倒是做了一手好飯,雖然食材都是極普通的,但是他做的很用心,把一些尋常吃食做的有滋有味。
李云生父子做事都很守時,每日清晨天微亮兩人就挑著擔子上山,父親李山竹只是在那小涼亭稍作休息,便接著往那紫云觀去,幫觀里做些瑣事。李云生則在那小涼亭里賣斗笠和蓑衣,有時也會跟著去一趟紫云觀。一直到天色暗下來,李云生下山回屋煮飯,每次差不多飯熟了,碗筷擺好了,李山竹就回來了。
這天也一樣,李云生將屋里吃飯的小木桌仔細擦了一遍,又將兩副碗筷沖洗了一遍用干抹布擦干凈在桌上擺好,敲門聲就響起來了。
進門的正是李山竹,他雖然跟李云生一樣精瘦黝黑,但身形高大要彎一點腰才能從門里走進來,李山竹的樣子跟大多數農家一樣,模樣木訥話不多,見了李云生也只是點點頭,然后就徑直在桌子邊坐下。
盛了好了兩碗冒著騰騰熱氣的面,李云生跟著一起坐下。
“油可以再少放些。”看了一眼碗里清亮面湯上油花跟飄著的幾顆野蔥蔥花,李山竹聲音中帶著一絲疲憊道。
李云生撇了撇嘴,沒說話將筷子伸進碗里,夾住一根面條就要往嘴里送。
“砰、砰……”
這時敲門聲又來了,李云生猶豫了一下,看了看使勁往嘴里扒面的李山竹,有些不高興的放下碗筷走到門口開了門。
門口站著一名老婦人,還是今天李云生在涼亭遇到的那位。
“我是來還蓑衣的。”老人有些干癟的嘴笑著說道。
“勞煩老人家了。”
這時李山竹也放下碗筷站了起來,一把拉開站在那里愣著的李云生,他看到老婦人手里的蓑衣就明白了,應該是自己這好兒子也發善心給人送斗笠蓑衣了。
說著李山竹就從老婦人手里接過了蓑衣。
“我們在吃面,剛好多一晚,你要嗎?”
一旁的李云生看著屋外風雨中的老婦人,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道。
“好哇,老遠就問著香味了,好香哩。”老婦人瞇眼笑著,話語間滿是歡喜。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埔区|
从化市|
安福县|
边坝县|
公主岭市|
宣武区|
萍乡市|
松潘县|
平江县|
高邮市|
永泰县|
阿图什市|
清镇市|
赫章县|
辉县市|
余干县|
宾川县|
札达县|
峨山|
新乡市|
万荣县|
仪征市|
红桥区|
南城县|
六枝特区|
郧西县|
霍城县|
府谷县|
台东市|
定日县|
河源市|
和硕县|
乌鲁木齐市|
乌兰浩特市|
正蓝旗|
普兰店市|
哈密市|
兴化市|
铁岭县|
渝北区|
邵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