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齊玄素帶著柳湖剛剛來到城門前,就見不遠處的空地上擺滿了站籠,每個站籠里都站著一個囚犯,站籠上方的圓口卡著他們的脖子,手被拷在脖子兩旁,口中橫著一根口勒,兩端有繩繞向腦后緊緊綁著。 周圍站了好些青鸞衛,刀槍火銃,一應俱全。比青鸞衛更多的是看熱鬧的百姓,不但不害怕,反而有些隱隱的興奮。不時有青鸞衛驅趕看熱鬧的百姓,讓他們退到線外去,前排的人便往后退,無奈后面的人更多,人群仍往前涌。 這是流傳了幾千年的習俗,看殺人。 除此之外,還有一座臨時搭建的木臺,用以監斬。 按照前朝規矩,從來都是文官負責監斬。不過本朝取消了這一規定,統一交由青鸞衛執行。 負責監斬的是一名青鸞衛百戶,挎刀而立,面若冷鐵,兩眼望天。 午時三刻殺人的時辰是天定的。 他這是在看時辰。 已經是午時初,天青如洗,白日高懸。好些等待觀刑的百姓,這時也都冒著刺眼的光仰望著慢慢移動的太陽。 負責行刑的青鸞衛沒有用刀。事實上,近些年來,朝廷已經逐漸減少斬首、腰斬等刑罰,凌遲更是近乎于廢黜,更多是執行絞刑。又因為今天行刑人數太多,所以沒有用繩套的那種絞刑,而是囚籠絞刑。 所謂囚籠絞刑就是:囚籠底板是活的,在后部還設有一個環形拉手,只要劊子將拉手一扯,底板便被抽了出來,囚籠里的人脖頸便會卡在囚籠圓形的套里,活活卡死。 至于銃斃之刑,一般用于軍中。 齊玄素沒想到初到此等繁華重鎮,就看到這么一幕,不由好奇,也朝著人群走去,剛好看到一個老者坐在人群外的一塊石頭上,正在擺弄水煙袋。 “老丈,怎么這么熱鬧?”齊玄素來到老者身旁,開口問道。 老者停下手中動作:“你不會看嗎,當然是殺人了。” 齊玄素不以為忤:“我知道是殺人,就是不知道殺的是什么人。” 老者“咕嚕嚕”抽了口水煙,說道:“殺的都是倭寇。” “倭寇。”齊玄素不由一怔。 如果說蘆州還是位于江南和江北的交界地帶,那么渤海府就是絕對的江北腹地,這里是東海水師的勢力范圍,東海水師受李家的影響,與受慈航一脈影響的南海水師并非一路人,怎么也開始殺倭寇了? 老者感慨道:“說是倭寇,其實都是些雇傭倭人的海賊,咱們的水師有鐵甲艦,這些海賊根本無法登岸,甚至不敢出現在近海,主要就是打劫海上來往的商船。大伙都沒見過倭寇,聽說這次殺的是倭寇,便都趕過來看個熱鬧。不過我聽說倭人早就死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頭目其實還是我們中原人。官府下了命令,見一個抓一個,在哪里抓到,就在哪里就地正法。” 齊玄素詫異道:“就地正法?” “對,就地正法。”老人來了精神,“這話聽著就提氣,這些海賊禍國殃民,問什么口供,立什么案卷,純屬浪費時間,就該今天抓到,明天就殺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