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殷先生屈指一彈,這點靈光徑直沒入齊玄素的眉心之中。 齊玄素立時感覺到自己的腦海中多了些東西,與佛門的灌頂頗有相似之處,直接省卻學習的過程,也可以用于兩人相互交換心得。缺點是感悟都來自別人,很難修煉到高深處,真正的天才多是不屑于此類行徑,不過僅僅是模仿的話,卻是無所謂有沒有自己的領悟,李長歌能以“太平青領經”模仿三教各種絕學,多半是用了這類取巧的手段。 這便是如今道門的實力所在,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廢人,只要肯砸錢,朽木也能變為璞玉。李長歌是一個例子,齊玄素也是一個例子。若是集合道門之力,不計代價,不計成本,就是長生仙人也造得出來。造物工程可不是說說而已。 過去的時候,些許散仙人物,還能掀起些風浪,到了如今,單個的長生仙人根本無法與道門抗衡,這便是七娘讓齊玄素重歸道門的原因,混江湖混得再好又有多大出息?不過是夜壺罷了。 殷先生主要送了齊玄素兩門法術。 第一門法術名為“九幽鎖”,其實齊玄素剛剛見過,孫合悟對戰張無恨的時候,就用過此手段,可以幻化出似虛實的鎖鏈,穿透對手的身軀,與“鬼刀”有幾分相似,不過“鬼刀”主要是殺人,而“九幽鎖”則以困人為主,最多可以化出九條鎖鏈,主要是消耗法力。 第二門法術名為“青冥甲”,消耗神力凝聚一襲覆蓋全身上下的甲胄,不僅可以抵御刀劍、火器,也可以防范法術、念頭,關鍵是能夠藏匿自身的氣息,不僅行走無聲,甚至就連殺意、殺氣也可以悉數屏蔽,與其說是一身甲胄,倒不如說是一件極為特殊的夜行衣。缺點是,用了此法之后,無法御風而行或者使用五行遁術,可巫祝的體魄遠不如煉氣士和武夫,沒了這些手段,行動難免受限, 仔細說起來,第二門法術可謂是源遠流長,最早可以追溯到天師教和太平道起事,雙方都曾專門培訓刺客,以此法刺殺朝廷官員將領,策應信眾起事。只是如今道門已經成為天下正統,這類不上臺面的法術便無人問津。 齊玄素又驚又喜,謝過殷先生。 殷先生拱手道:“些許心意,微不足道,愿齊小友能鵬程萬里,老朽告辭。” 小丫頭也朝著齊玄素招手道:“再見咯。” 殷先生牽著小丫頭的手轉身離去,很快便消失在淡淡的霧氣之中。 兩人交談的時候,姚裴始終都是一言不發。 直到殷先生離去,姚裴方才開口道:“齊道友,你早就認識這位殷先生,看來你的身上也有許多秘密,能早早躋身天人,并非偶然。” 齊玄素猶豫了一下,言簡意賅道:“‘死之玄玉’。” 姚裴沒有深問下去,只是點了點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