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十二章 母子-《齊玄素免費閱讀全文最新章節(jié)》


    第(1/3)頁

    我就知道。

    齊玄素忍不住在心里道。

    玄圣不喜歡世家,他希望道門能讓不同出身之人都有向上的階梯,而不是被幾個家族把持。

    可事與愿違,發(fā)展到如今,道門的頂層的確是被幾個世家把持著。

    最明顯的例子,便是三位副掌教大真人,除了玄圣在世時有過異姓,比如顏飛卿擔(dān)任正一道大真人,上官莞擔(dān)任全真道大真人,秦素擔(dān)任太平道大真人。在玄圣之后,天師一直姓張,地師一直姓姚,國師一直姓李,基本沒有例外。

    早在玄圣中興道門之前,地師就已經(jīng)傳承了許多代,不過道門中興之后,便重新計數(shù),默認上官莞是第一代地師。

    第二代地師是姚家先祖,第三代地師還是姚家人。

    既然清平會是第三代地師重建的,那么七娘作為姚家之人,知道許多密辛,并且能在清平會中混得風(fēng)生水起就合情合理了。

    齊玄素忍不住感慨道:“黑暗,太黑暗了。你們這樣搞,我們這些沒有顯赫祖宗的普通人怎么出頭?”

    七娘笑道:“當(dāng)然是做義子義女了,我都想好了,你改名叫姚玄素,怎么樣?青奴本不姓李,我本也不姓姚,我們就是義女。”

    齊玄素輕咳一聲:“我寧可去做張家女婿。”

    七娘輕哼道:“去吧,以后就叫你張齊氏。”

    齊玄素指了指殿內(nèi)的列位祖師身影,忍不住問道:“那這些?”

    七娘理所當(dāng)然道:“當(dāng)然是要給自己找一些合法性,證明清平會的存在是合理的,與什么靈山巫教、知命教、紫光社不同。這些就是證據(jù)。”

    齊玄素又問道:“如今的會主?”

    “不是地師。”七娘道,“雖然是第三代地師重建了清平會,但姚家已經(jīng)很久不掌權(quán)了,如今的清平會的上層都是外姓人。就拿樞密會六人來說,除了我之外,其余五人都不姓姚。”

    齊玄素一針見血道:“掌權(quán)也未必要加入清平會,若是地師親自發(fā)話,清平會敢不從嗎?”

    七娘沒有回答,轉(zhuǎn)而說道:“之所以告訴你們這些,是讓你們明白一件事,清平會不可能獨善其身,必然要被牽涉到三大道統(tǒng)的爭斗之中,真正能夠置身事外的是靈山巫教、知命教,所以他們多半不會參與進來,而是坐山觀虎斗。”

    齊玄素問道:“紫光社呢?她們是敵是友?”

    “不知道。”七娘的回答只有三個字。

    齊玄素只覺得如今的局勢愈發(fā)撲朔迷離。

    太平道和全真道已經(jīng)確定下場,還有紫光社、清平會、黑衣人、青鸞衛(wèi)、宣徽院,僅憑全真道和清平會就想抗衡太平道和朝廷的聯(lián)手,只怕是力有不逮,那么正一道入場也是早晚之事。

    齊玄素身為全真道弟子兼清平會成員,無論愿不愿意,都不得不成為局內(nèi)人。

    再有就是,別人都有退路,就齊玄素沒有退路。

    李青奴是李家的人,“天仙子”是宗室之人,“醉垂鞭”是黑衣人出身,“惜紅衣”與紫光社有些關(guān)系,真要到了事不可為的那一步,他們大不了回歸本來身份,各自逃生,齊玄素用哪個身份都沒什么區(qū)別,只能跟著大船一起沉沒。就算勉強保住性命,前途肯定是沒了,只能繼續(xù)跟著七娘浪跡天涯,做個江湖人。

    從這一點上來說,齊玄素倒是地師嫡系中的嫡系,難怪地師在第二次江南大案的事后議事上保住了他和張月鹿,對于張月鹿是拉攏,對于齊玄素就是回護了。

    齊玄素想到此處,忽然心中一動。

    儒門有句話叫作:國家養(yǎng)士百五十年,仗節(jié)死義,正在今日!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林县| 三门峡市| 肥乡县| 桦甸市| 印江| 中方县| 余江县| 板桥市| 宁都县| 惠东县| 临城县| 宁海县| 贵阳市| 黑河市| 江西省| 陵川县| 无锡市| 义马市| 平塘县| 新津县| 秀山| 汾阳市| 苍南县| 北宁市| 南涧| 错那县| 吴川市| 桦川县| 大名县| 突泉县| 津南区| 大埔区| 武胜县| 宣城市| 鄂伦春自治旗| 武强县| 阿克陶县| 边坝县| 烟台市| 祥云县| 溧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