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夢行云”早有準備,從須彌物中取出一個刻著“金錯刀”的面具交給齊玄素:“沒什么大用,只是靈物而已。不過可以抵御‘亂神’、‘入夢’、‘透視’、‘望氣’等神異,也可以遮蔽本來氣息,改變聲音。” 齊玄素道謝一聲,接過面具,背過身去,摘下斗笠,解開發髻,將其覆蓋在臉上。 戴這種面具,最好是披頭散發,不會因為發髻暴露身份。當年的上古先民也是披頭散發,沒有發髻的概念。 如此一來,齊玄素的臉上就戴著兩張面具,基本不可能被看到真容。 “夢行云”說道:“人都已經到齊了,我們開始辦正事。” “雙雙燕”是一名女子,問道:“‘客棧’的分店在哪里?” “夢行云”回答道:“就在我們的腳下。” 說罷,“夢行云”抬腳重重踩踏地面,轟然坍塌,眾人沒有躲閃,自由下落。 下方并非什么深淵,而是曾經的“郊壇后河”,如今成了帝京龐大陰渠體系的一部分。所以轉眼之間便落到了地面。 說是陰渠,實則更像是一條寬闊甬道,甚至在地下暗河旁邊還有供人行走的石板路,類似于河堤,這讓一行人不必趟水而行。 齊玄素還是第一次進入帝京的暗渠,不過他在金陵府曾接觸過這些,倒也不如何驚奇。 對應陰渠,自然還有陽渠。一般而言,陽渠中流淌的是凈水,用來喝的,而陰渠流淌的是污水,所以陽渠與陰渠要嚴加隔離,避免污染。也要避免陰渠的水流到蓬萊池和其他天然暗河,造成井水的污染,所以溝渠就要細密規劃細分,這就導致帝京城下方多了一張縱橫交錯的巨大“蛛網”,當初甚至有人說此舉會影響到帝京的龍脈,不過在高祖和太宗兩代帝王的強力推動下,此等浩大工程還是建成了,利在千秋,最起碼各條大街上不再有積水污水,市容整潔只是一方面,關鍵是減少疫病滋生。 只是如此一來,這些陽渠陰渠也如迷宮一般,沒有地圖,很容易迷失其中。 朝廷當然留有渠圖,就存放在工部,每年清淤,都要靠著渠圖派出工役。只是尋常人想要拿到渠圖,那是萬萬不能,畢竟關乎數百萬人賴以生存的水源,不可馬虎。清平會也沒有拿到完整渠圖,只有部分手抄殘本,所以只能先從地面找到大概位置,然后從陰渠上方強行進入其中,畢竟“郊壇后河”被埋入了地下并非什么隱秘之事,附近百姓都是口口相傳,最起碼在前朝時,這里還是有一條河的。 至于“客棧”,畢竟有朝廷的關系,所以才能將分店建立在此等隱秘之地。 “夢行云”走在最前面,負責領路。 若是在這個地方迷路,倒也不難脫困,畢竟沒有什么陣法,一路向上就可以了,可“破土而出”之后,就很難說身在何地了,這里畢竟是帝京,真要出現在某個衙門之中,也不是什么稀奇事。萬一破壞了溝渠,導致泄漏或者污染,還要面對青鸞衛的通緝。 如此曲曲折折一路往下走了小半個時辰,轉過一個拐角,前方突然出現亮光。 “夢行云”一揮手,兩名站在明處的“客棧”伙計沒有發出半點聲音,軟軟倒地,片刻后,還有一個暗中的“客棧”伙計從上方的藏身處掉落下來。 “這是‘客棧’布置的明哨和暗哨,距離分店已經不算遠了。”同樣是女子的“月華清”說道。 “夢行云”并不言語,繼續前行。 通道越來越寬闊,最終來到了一處寬闊所在,類似于一座地下大殿,直徑近百丈,高有十余丈,最上方似乎有一個孔洞,一束月光垂落下來,下方是個水潭,六條溝渠暗河連通此處,開口設在四周墻壁上方五丈處,河水涌出后如瀑布當空掛下,化作水簾,落入下方水潭,水潭中的水又分為四路,分別連通四條與水潭高低齊平的溝渠。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