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七娘又道:“不過若是遇到修心之人,‘夢行云’就勇猛不起來了。” 齊玄素心中一動,七娘這話卻是突兀,擺明了是個魚鉤,不過七娘不會平白無故地出此言語釣魚,所以他十分配合地上鉤問道:“這世上真有修心之人?” 七娘道:“道門內(nèi)部一直存在兩條路線,修力不修心就不必多說了,從古到今,不敢說十成十,九成九的道門之人都是這條路子。在過去的確存在過一些修心之人,他們總要勘破各種念、各種觀,到了天人階段,也就是天人合一階段,修力之人是自身真氣、法力與天地合一,可以借用天地之力,修心之人則是心神與天地合一,越發(fā)不似活人,沒有煙火氣。據(jù)說‘太上忘情經(jīng)’便是修力之人從修心之人身上得到的靈感。” “修心之人的神通也十分玄奇,玄而又玄,上感天心,運用天力,下感人心,借用人勢。不似修力之人只能使用地氣,就算借用人勢,也要先通過香火愿力的形式轉(zhuǎn)化為神力,而不能直接借用。至于天力,修力之人也可以用,卻必須用自身之力為引子,而不能平白動用,無量階段號稱無量,只是虛詞,不意味著可以無限借用,而修心之人以己心比擬天心,卻是沒有限制,心有多大,天就有多大。” “修心之人又講究功德業(yè)力,他們認為修心只是自身內(nèi)功圓滿,還要廣積功德,少沾業(yè)力,此是外功圓滿,至于什么是功德,什么是業(yè)力,因天意而定,最終內(nèi)功和外功雙重圓滿,便成仙。注意,是成仙,不是飛升。簡單來說,修力之人是逆天而為,修心之人是順天而為。” “修力之人自然不在乎什么天心天意,自行其是。修心之人則處處順從天心天意,替天行道。于是修力之人有百年大劫,而修心之人就無此憂患。不過修心之人得長生之后,已被天地同化,如泥塑木偶一般,滅情絕性,了無生趣。” “最終修力之人因為天地排斥,不得不離開此方天地,而修心之人則是與此方天地合為一體,其人已經(jīng)不可見,不在又無處不在。” “不過值此時代,早已經(jīng)沒有什么修心之人了。表面原因是修心難度極大,門檻極高,一朝頓悟,可以從凡人成為天人,若不能悟出,此生止步于此。還有修心之人后期絕情滅性,師徒傳承大為不易,少了前人指路,后人前行艱難。再有就是修力之人可以用外力彌補,修心之人卻無法彌補,再加上功德業(yè)力等等限制,導致了修心之人不合時宜,最終滅絕。” 齊玄素聽明白了,眨了眨眼:“意思就是修心之人很久之前就滅絕了,就像各種神獸一樣。” 七娘面無表情,也不說話,以此表達自己對齊玄素不配合的不悅。 齊玄素趕忙問道:“表面原因如此,那么根本原因呢?” 七娘這才道:“其根本原因在于,天地變得越發(fā)真實,容不得這種以己心比擬天心的修心之人了。修力之人的情況要好些,在修心之人滅絕之后又延續(xù)了近千年,也終于來到了人間的盡頭,馬上迎來最后的終局。” 齊玄素覺得后半句話有點別扭,確定七娘還看過西洋風格的話本,比如“歷史的車輪滾滾前進”一類。 說起來,他還有位少年同窗也是寫話本的,不知最近過得如何。 齊玄素如此想著,面子上還要配合七娘:“七娘是說‘末法’?” “對,就是這個,你知道什么是‘末法’嗎?”七娘道。 “不知。”齊玄素老實搖頭,心中疑惑,他當然想知道這方面的事情,可七娘沒來由主動說這個,又有什么用意? 七娘道:“當年玄圣率眾真人登上玉虛峰,太上顯圣,玉京重現(xiàn)人間,陸吾神現(xiàn)世,為玄圣答疑解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