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何況這林姨娘她的人設原本就是對慕長離好。 崔媽媽也給足了她笑臉,迎上前說:“今兒二姑娘大喜,也給姨娘道個喜了。” 林姨娘一聽這話就抹眼淚,“我倒是希望二姑娘別這么早嫁出去,這才剛回來幾日,總共都沒見著過幾回,相處的日子一只手都數得過來。 崔媽媽,不瞞您說,我是真舍不得。” 崔媽媽就道:“知道姨娘舍不得,咱們老夫人也舍不得。但是姑娘大了,都是要出嫁的。好在就嫁在京城,九殿下也有過話,二姑娘往后想家了,隨時都可以回來。” 林姨娘苦笑了下,“其實這個家里,除了老夫人,也沒有什么可留戀的。談什么想與不想,倒不如老死不相往來,興許日子能過得更痛快。” 她一邊說一邊將手里捧著的一只匣子遞給慕長離,“這是我自嫁過來之后,一直攢著的。 我膝下無子,原本以為這輩子沒有這樣的機會了,直到二小姐回京。” 她把東西往慕長離手里塞,“快拿著,是給你添妝的。我沒有多少值錢的物件,這里面除了些銀票和首飾就沒什么了。那些鋪面宅子田地什么的,我是拿不出來的,二姑娘別嫌棄。” 慕長離有那么一瞬間,清楚地感覺到自己的鼻子發酸了。 崔媽媽語重心長的交待,老夫人仔仔細細地為她打算,眼下林姨娘又拿來這一匣子東西。 這讓她覺得,其實有些時候她也不必把這里的每個人都想得那樣不堪。 比方說這林姨娘裝作榮婉的樣子,說到底也是為了自保,她沒有害過任何人。 慕長離把匣子捧在懷里,沖著林姨娘笑笑,“那我就收著了,多謝姨娘。” 林姨娘連連點頭,“不謝不謝,你能收著,我心里就高興。” 門外又有人來,是六小姐,今年十三歲的慕錦歌。 慕長離對這個庶妹有印象,因為每次見面她都不說話,就安安靜靜地跟著她的姨娘坐在角落里,低著頭,仿佛屋里發生的一切都跟她們沒關系。 但今日她來了,帶著個丫鬟,丫鬟手里捧著樣東西。 二人上前,先是福身行禮,然后慕錦歌怯生生地說:“二,二姐姐。我姨娘說今日你出嫁,讓,讓我來送些添,添妝。” 小姑娘膽子小,遇著這種場合還有點結巴。 崔媽媽主動撐起場子,熱絡地跟慕錦歌說:“六姑娘能來,你二姐姐可高興呢!這是帶的什么呀?快快,拿上前來瞧瞧!喲!這一看就是珂姨娘的手藝,姨娘的繡活兒是全京城都能排到前頭的,這套里衣繡得可真好看。這綢子也是上好的,怕是姨娘自己都沒舍得用。” 丫鬟捧在手上的托盤里,放著一套里衣。一路用紅布蒙著,這會兒才被掀開。 慕長離看過去,只見那里衣不是古人最常穿的白棉布底子,是綢的,水紅色的綢子,顏色正得讓人一看過去就移不開眼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