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吃完最后一口,將碗筷擱下,“飯菜有些涼了,但也比西關吃得好。 西關處于南盛的西北地區,風沙大,天氣寒冷,作戰難度非常大。 但好在最艱難的時候我們已經挺過來了,如今那凌江國早就不敢對南盛造次,有戰爭也是小打小鬧,西關已經很多年沒有戰死過人了。” “你跟皇帝關系不好,卻為他守著邊關,覺不覺得虧了?”她問蕭云州,“有沒有想過不干了?或者推翻他的政權?” 蕭云州想了想,搖頭,“沒有。我不是那種被仇恨沖昏了頭腦的人,也不會因為一己私怨就牽扯眾多。 他固然對我和母妃不公,但若論整個南盛,他又確實是個好皇帝。 賀家當權的那些年,他是怎么走過來的,隨著我長大,也更能理解一些。 如果當初換一個人來做皇帝,那極有可能南盛現在已經姓賀了。 每個人都有好和不好的地方,他有錯,不代表南盛有錯。 我守邊關,也不是為他守邊關。 我是為了我自己,為了南盛百姓,也為了死去的前任大將軍。 平心而論,他是個好皇帝。 可惜,不是一位好父親。” 他說到這里,眉心皺了皺,沉默了一會兒又繼續道:“話又說回來,十六年前的事,真相究竟是怎樣的,還沒查清楚。 我雖堅信黎家蒙冤,但這份堅信也極有可能是錯誤的。 至少從大理寺現存的卷宗來看,當年的案子沒有任何疑點。 沒有屈打成招,沒有人為迫害。 一切證據都指向我外祖父,就連最后他簽字畫押時,手都是穩的,我從字跡和手印上能看得出來。 可見沒有人強迫他承認罪名,他是主動認罪的。而且認罪的時候心情平靜,心甘情愿。” 蕭云州看向慕長離,“我回京,其實跟那份讓我鎮壓妖邪的圣旨沒什么關系,只是想借著這個理由回來查查當年之事。 那是我跟母妃的心病,是母妃的執念,也是我的執念。 你也看到了,母妃的骨灰蓋子是蓋不嚴的。我想,如果到我死的那一天,這件事情還是沒有辦法水落石出,那可能我的骨灰壇子也蓋不上。” 慕長離翻了個白眼,“蓋不上就揚了,不用非得留著。我渡你過黃泉路,上奈何橋。 陽間地府其實一樣,你要是不想投胎轉世,那憑咱們的關系,我可以為你在酆都城安排個好的住處,甚至還可以在地府為你謀個一官半職。” 蕭云州聽她說得輕松,仿佛死亡真的沒有多可怕,不由得也笑了。 “讓你這么一說,我竟還有點兒期待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