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每天都是第一個到,比門房下人起得都早,國子學里掃院子的都沒他勤快。 甚至一度有人懷疑,這是不是哪個窮苦人家的孩子,有了到國子學讀書的機緣,然后就拼命的學,試圖用知識改變命運? 畢竟那些高門貴戶家的少爺,多半也是做做樣子,沒幾個是真正用功的。 至少這種起早貪黑的事,他們絕對干不出來。 如此十數日,姚軒真的有了很大的進步,國子學的先生再見到姚太醫,也能給個笑臉了。 姚太醫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一掃從前的陰霾,連每天去太醫院都是樂呵呵的。 逢人便夸自己的兒子有多懂事,還說從前是自己太著急了,逼得太緊。 果然好孩子是不需要著急的,到了時候自己就知道上進了。 姚軒的娘也高興,為了怕兒子累著,天天讓大廚房給兒子做補品補身體。她甚至每天也跟著早起,盯著大廚房把飯菜做好,讓姚軒帶到國子學去,全當午膳的加餐。 姚軒對此也不拒絕,讓他吃什么他就吃什么,并且每天都在跟爹娘說,自己一定會有出息,將來一定要考取功名,以后姚家一定會因他而驕傲。 就是氣色越來越不好,眼圈兒發黑,人也顯得不怎么有精神,甚至姚夫人覺得她兒子的頭發都沒有以前好了。 她把這事兒跟姚太醫說了,姚太醫想了想,說:“一定是累的。他每天都睡不到兩個時辰,總這樣下去鐵打的身子也受不了。你那些食療的法子來得也慢,回頭我寫個方子,你拿去抓藥。軒兒知道上進是好事,千萬不能因為這些事打擊了他的積極性。 這些都是早些年欠下的債,他要是從小就開始顧課業,也不至于現在這么個補法。 這個罪早晚都是要遭的,咱們也不用心疼,好好照顧就是了。” 姚夫人點點頭,“老爺說得對,人家孩子三歲啟蒙四歲就進書塾。軒兒這就是落下的太多了,想要一下子補回來肯定得吃些苦頭。老爺放心,我肯定不會拖他后腿。” 兩口子算是達成了協議,絕不心疼兒子,只要兒子肯讀書,這一關咬咬牙總能過去的。 姚軒自己也不覺得怎么樣,就連同窗問他為何眼圈兒發黑,是不是睡得太少了。 他都說:“我跟你們不能比,我頭些年光在外頭喝花酒了,書沒讀成,身子也喝得不太好。所以這冷不丁的一用功,就把自己給弄得病病歪歪的,過陣子適應了就好了。我爹也給我開了方子,讓我補身子,沒事兒,死不了。” 說起來,姚軒用功已經有一段日子了,打從上次高燒好了之后,沒隔幾天,他就像大徹大悟一樣,一頭扎進書本里。 為此,姚太醫覺得是那場發燒給腦子燒開了竅。 殊不知,事出反常必有妖。 姚軒之所以用功,這里面是有原因的。 今日國子學休沐,國子學每隔十日休沐一次,每次休沐的這一天,姚軒家中的課也會停。 他給家里的理由是:要休養身體,放松頭腦,也要保護眼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