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結果談完回來之后,當天晚上就上吊自殺了。 夫妻到大理寺報案,一口咬定是那男孩兒謀殺了他們的父親。可要讓他們再說出個所以然來,他們除了這些又沒有什么可說的。 包括男孩兒跟他們父親說過什么,他們不知道。男孩兒跟父親要錢財的原因是什么,他們也不知道。甚至就連那些錢財是不是真給了那個男孩兒,他們也說得不是很清楚。 只是兒媳說有一次跟蹤老頭,看到老頭兒又在那餛飩攤跟男孩兒碰面,偷偷把一個油紙包塞給了男孩兒,男孩兒還沖著老頭點了點頭。 可要讓她說那油紙包里包著的一定是財物嗎?兒媳也說不清楚。” 慕元青都聽笑了,“三歲多的小男孩兒,告人家謀殺?還說人家跟他們的父親說了一番話,這怎么聽都不靠譜啊! 這兩口子訛人也不說訛的高明些,三歲,三歲小孩兒話都沒說利索呢!” 張易也是這個想法:“說的就是。這件事他們但凡告的是那男孩兒的爹娘,大理寺都會好好查查。可偏偏他們一口咬定,有問題的一定是那個男孩兒,這就直接導致前任大理寺卿查都懶得查,直接給他們定性為無理取鬧。 他們被官差趕了出去,但那個媳婦卻在臨走之前說了句,那小孩兒不是什么好東西,你們要是不查,他以后會害更多的人。 當時官差只當她是泄憤,沒有在意。可她說這話時,我正好從外頭回衙門,聽見了。 我記得那婦人的眼神,是怨恨,也有不甘。 我總覺得她像是沒有說謊,但也絕對不信一個三歲多點的孩子能掀起這樣的風浪。” “那你跟前任大理寺卿說過嗎?”慕元青問他,“就真的沒有仔細查查? 三歲孩子是干不了什么,但他是有爹娘的呀!也許是爹娘授意的,如果真說了什么,也可能是爹娘教的,這都是有可能的。 看人也不能光看表面,有些人就是表面看起來老實,但實際上一肚子壞水兒。 所以那男孩兒爹一定得查。”他往前探了探身子,“易哥,查了沒?” 張易搖頭,“沒查。那時候京城詭案頻發,前任大理寺卿也上了年紀,確實是心有余力不足。已經向朝廷提出告老還鄉了,所以后來這種小案不但沒查,卷宗都沒留存。 這事兒是我覺得奇怪,自己記下的,今日與你說說,你沒事的時候可以琢磨琢磨。” 慕元青直嘆氣,“前任那位大理寺卿真是不咋地,不是個講究人。” 張易也覺得那人不講究,“但凡他講究,大理寺也不能在詭案中如此被動,不但破案率為零,還搭進去兩名官差。這也就是九殿下回來了,要不然這衙門啊,我看都得被取消了。” 張易走后,慕元青倒是很認真地琢磨那樁案子,琢磨了一下午,得出的結論還是跟那男孩兒的爹娘有關。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