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和軋鋼廠一樣,這是一個大廠,員工上萬,保衛科隊員很多。
姜衛東他們都帶著證件,登記后就進入了機修分廠。
很軋鋼廠分布很像,分為一個個車間,辦公樓,食堂大樓,保衛科大樓,倉庫。
姜衛東他們自然先去保衛科大樓。
其他過來查案子的人,都是來這里,很多人打了招呼后,就坐下來看機修分廠保衛科的調查資料。
姜衛東沒有跟其他人一樣,他跟機修分廠保衛科幾個領導打過招呼,就離開了。
根據機修廠保衛科的介紹,負責錢票的五名保衛科隊員,兩名財務科員工才是還在拘留室,雖然沒有對他們用刑,但還是保持監守狀態。
姜衛東想了想,打算去看看這幾個。
不久后,姜衛東來到了拘留室,見到了這幾個人。
這七個人顯然都給問煩了,同時對這個案子的偵破沒有信心,臉上眼中都有煩躁,絕望之情。
姜衛東看在眼中,并沒有說一些鼓勵的話,他一個個提出來,依次詢問。
這些問題,其他人應該早就問過。
唯一比較不一樣的問題,就是姜衛東最后兩個問題。
“根據資料,機修分廠財務科去銀行取錢的時間并不固定,什么時候沒錢,什么時候去取,還需要廠長,科長的簽字。
有時候廠長不在廠子里,甚至會拖個一兩天。
這一次去取錢,你們是早就得到消息,還是臨時得到消息?”
“臨時得到的消息,我們都是上班后,領導通知的。”
七個人全部都是這樣回答。
“那好,你們保衛科(采購科)有沒有那種自來熟的朋友?就是他并不是保衛科(采購科)的人,但他們喜歡去保衛科(采購科)打轉,聊幾句,或者是順點東西。”
“有的。”
姜衛東很快得到了五個答案,梁拉娣,胡在明,曾思國,范秉群,鐘義文。
除了鐘義文是經常去保衛科游蕩,其他四個人則都是經常去采購科。
如此姜衛東得到了這五個人可能知道采購科取錢的消息。
這樣的偵破方法,顯然不太精準。
畢竟采購科要取錢,科長,廠長都要簽字,這些領導也是知道消息的,說不定消息是他們泄露的。
僅僅詢問這七個當事人,并不一定準確。
不過他沒有去找機修分廠的廠長和采購科科長詢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