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與黃巾之亂后,不斷向地方妥協讓渡權利的情況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可以說是讓很多野心家都咋舌不已。 但也因此,使得朝廷中央的流官遷任制度運行的更加順遂。 而蘇曜也好,其部將也罷,這些有品秩在身者都要服從朝廷調派。 像虎賁軍更是皇帝親軍,若是蘇曜一旦調走,他們這支剛剛經歷重生的隊伍會面臨怎樣的命運誰也不好說。 故而劉關張三人互相對視,眼中閃過一絲不安。 虎賁軍的將士們關心自己的命運,并州軍的將士們也同樣如此。 坦率的說,自獻俘典后,他們的地位一直被刻意的忽略了。 如果說蘇曜任騎都尉時他們還算有個正經編制,但當蘇曜遷虎賁中郎將時他們的地位一下就尷尬了下來。 他們沒有一個名義上真正的主帥。 但,這北巡路上的緊接著那一連串的變故,誰也沒多事在這上面再斤斤計較什么。 如今,戰事已了,他們也不由的要思索起自己的命運。 作為隨蘇曜出生入死的嫡系部隊,他們幾乎不敢想象由其他人來率領他們會是怎樣的情景。 呂布和徐晃等人的眼中因此也是目光凝重。 軍營中的將士們關心未來的命運,閨房中少女們也同樣如此。 這邊的萬年公主沉浸在再一次相逢的喜悅中,那邊的甄姜則是緊張萬分,昨日蘇曜的安排讓她是徹夜未眠。 蘇曜不是一個人,他的言行與抉擇已經牽扯了越來越多人的命運。 這一點蘇曜自然也是有自覺的。 于是乎,蘇曜除了成廉這位親兵隊長外特意還帶上了王凌、衛明和劉備三人。 除了他們分別代表了各自所屬的派別外,也是因為這三人是蘇曜這里能帶出來的,目前唯三政治和智力屬性過得去的角色。 沒辦法,比起如群星般閃耀的武將牌,蘇曜現在的謀士牌簡直是偏科到了姥姥家,令人不忍目睹。 傍晚時分,盧奴城內,雪花飄飄。 蘇曜一行騎馬穿行于街道,一路暢通無阻,只見街道人煙稀少,分外冷清。 這顯然不是因為下雪的緣故。 自打攻下盧奴后,蘇曜就沒在城中見過一絲的繁榮。 今日,倒不如說因為隨駕眾人的到來,城中還多了些人氣。 想來也是,長期的戰亂哪里又有繁榮的土壤呢? 盧奴,作為中山國國都,在張純張舉叛后便經歷了數次圍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