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此時,北伐的關羽趙云部早已勢如破竹,橫掃了趁火打劫的扶余人,迫使他們納貢賠禮。
而蘇曜,也班師回到了治所襄平。
在自高句麗返回前,他還一把火燒了丸都山城,摧毀了高句麗屏障,同時帶回了大量的人口和財物,準備啟程洛陽。
但是,到此時,集結送行的眾人很多都不明白的一點便是,蘇曜這一趟,根本就趕不上。
沒錯,在皇帝駕崩前,他們是不可能趕到洛陽的。
遼東,或者準確說是高句麗那邊的地實在是太爛了。
比起同樣是爛地,但好賴都是平原草原的并州匈奴人,遼東地區的平原都是大漢領地,高句麗人只能割據在白山黑水之間。
他們賴以生存的聚落河谷間有不少地方甚至沒有像樣的道路。
這固然有他們生活條件惡劣的緣故,但也不乏這些人蓄意對抗朝廷,不修,甚至故意破壞道路以方便割據的意圖。
即便是一路高奏凱歌的平推,蘇曜大軍行進也是以月計的消耗,而水淹坐原后,河流泛濫,返程道路就更是難以行軍。
如今,只是從那大山里出來,就已經直接把時間干到了3月中下旬。
這代表什么呢?
蘇曜打開地圖一劃拉,襄平距離洛陽——近三千里路程,以日行五十里的常規行軍不出意外就要足兩個月時間。
而他們帶著高句麗王的貢品和眾多貴族,還要穿越遼西走廊的爛地,時間更是只多不少。
更別提他現在還沒收到詔命,不得擅離職守,啟程時間還要后延。
其他人倒是無所謂,他們早就習慣了這個時代的行路之艱難。
而蘇曜卻是很清楚的,按照這個時間算,這次事件他怕是根本趕不上了。
什么,你說董卓八月進京,蘇曜分明還能趕個尾巴?
蘇曜最初其實也是這么想的,畢竟他本身就不想參合何進與宦官的內斗。
雖然荀彧慫恿他回京,但蘇曜知道,荀彧此刻與自己的立場也并不完全相同。
在當日與荀彧的交談中,蘇曜就明白了,荀彧叫自己回京是希望他能夠在誅宦中出力。
畢竟,天下苦中宮久矣。
如今天下有識之人,皆將如今困境視為宦官作亂。
他們都相信,只要殺了宦官,大漢朝就會海晏河清。
如今靈帝病重,皇位更迭之際,正是誅殺宦官的好機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