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我如今的修為,距離那混元大羅的道果,只剩下一步之遙。” “可就是這一步,卻仿佛隔著一道無法逾越的天塹。” “看得見,摸不著,任我如何參悟,都無法踏出。” “我知曉,若去八景宮請教,太上道友或許也能為我解惑。” “但比起他,孤,更信得過道友。” 太上老君,是道門圣人,是玄門領袖。 他雖與大秦交好,但終究是太過神秘了,不可能將真正的核心大道,傾囊相授。 而女媧不同,她與大秦、與人族,早已是氣運相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女媧聽完,并不感到意外,她沉吟片刻,緩緩開口:“道友可知,圣人之道、混元大羅金仙之道,和以力證道,這三者,究竟有何不同?” 趙封對此雖然有了解,但肯定不及女媧娘娘,立刻道:“愿聞其詳。” 女媧娘娘笑道:“混元大羅金仙之道,亦可稱之為,規則之道。” “此道,不假外物,不求天地,求的是自身。” 女媧的指尖,一縷玄之又玄的造化氣息流轉:“尋得一道本源規則,參悟它,掌握它,最終,將自身化為這道規則的載體,與規則融為一體。” “規則不滅,則自身不滅。” “此道修成,逍遙自在,不受天地束縛,哪怕洪荒破碎,量劫降臨,亦可安然渡過。” “昔日那混沌之中,三千魔神,走的便是此道。” 趙封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以自身之力,駕馭規則。 這與他一直以來所追求的道路,不謀而合。 女媧繼續說道:“其二,便是圣人之道。” “此道,求的是天地。” 她抬起眼,目光仿佛穿透了盤古殿,望向了那無盡的蒼穹,“此道與規則之道恰恰相反,它并非是去掌控規則,而是將自身的元神,寄托于天道之上,身合天道,從而借助整個洪荒世界的天地偉力。” “一念之間,可調動天地法則,言出法隨,在洪荒世界之內,便是無敵的存在。” “但此道,有利,亦有弊。” 女媧嘆了口氣,道:“身合天道,便意味著與這方世界,深度綁定。” “世界興,則圣人強;世界衰,則圣人弱。” “若是洪荒覆滅,則圣人亦會隨之隕落。” “我,三清,接引,準提,走的便是這條路。” “這也是為何,封神大劫之后,道祖會讓我等歸隱混沌,不得履足洪荒。” “因為我等圣人,一舉一動,都會牽動天道運轉,稍有不慎,便會引發不可預測的災劫。” 聽到這里,趙封心中豁然開朗。 原來。 混元大羅金仙與圣人之間,竟有如此巨大的區別。 當然。 以前雖有了解,但并非徹底全面,而現在就是一個圣人親自為自己講解。 一個,是自身的強大。 另一個,是借助天地的強大。 女媧看著趙封,繼續說道:“至于這第三條路,便是那傳說中的,以力證道。” “此道,最為艱難,也最為霸道。” “不修規則,不合天道,修的,是己身那足以開天辟地的無上偉力!” “以絕對的力量,打破一切桎梏,超脫一切規則,證得大道混元,成就永恒不滅之尊。” “古往今來,真正走通這條路的,唯有盤古父神一人。” 聽完女媧的解釋,趙封陷入了沉默。 三條道路,清晰地展現在了他面前。 每一條,都通往了力量的頂點。 但每一條,又都截然不同。 他細細地體會著這三條道路的本質區別。 規則之道,逍遙自在,超然物外。 圣人之道,執掌天地,權柄無雙,卻也身受束縛。 以力證道,霸絕寰宇,萬古唯一,卻也九死一生。 許久。 趙封抬起頭,看向女媧:“道友以為我該如何選擇?” 女媧看著他,嫣然一笑,道:“道友,這個問題,你不該問我,而應該問你自己的心。” “旁人能走的,只是旁人的路。” “你,大秦太子,人道之主,未來諸天萬界的征服者,你的路,只能由你自己來走。” “不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