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本不愿意成為一個獨裁的權(quán)相,無奈形勢所逼,必須要作出自己的決斷了。 “阿平,你有沒有什么好的建議?” “讓咱們的龍慧君好好驚喜一下朝堂?” 柳白看向陳平。 如今的事情比較棘手,或者說....時間實在是太過于緊迫了。 這種情況下,陳平那直指目標的計策,才是最為有用。 陳平面色略微沉下,而后在廳堂之內(nèi)踱步,細細思索。 柳白和蕭何也不打斷他,就是這么看著,而后腦中自己也在想。 “柳公,我有一計。” 忽然,陳平開口:“柳公,現(xiàn)可派遣錦衣衛(wèi),前往朝堂各級官員的府上,下達一道命令。” “令他們寫出對于《正政疏》的看法,并且于明日朝堂之上闡述!” 很簡單的兩句話,甚至可以說....這計策乍聽,極為平庸,有點兒丟了陳平的水平。 但是.... 柳白和蕭何二人,在聽到陳平計策之時,卻是同時眉眼一動! 妙計! 這是一條在如今境況之下,妙得不能再妙的計策。、 “阿平,你的意思是.....孤立?” 柳白沉聲開口詢問。 陳平點了點頭:“孤立之計,最難。” “可難的并非孤立,而是局勢。” “若勢均力敵,以人心論,強迫中立之人作出決斷,孤立一人,必然適得其反,反倒是弄巧成拙,需要徐徐圖之。” “然而,今甘羅初回咸陽,雖是有功績,才名,卻久疏朝堂,朝堂群臣,多聞其名而不知其人,更不曉心性,此其一也。” “甘羅初回,便得始皇陛下青睞,旨左丞相一職;太子更授龍慧封君,引小人眼紅,此其二也。” “《正政疏》雖為正路政令,可令朝堂奏疏朝聞通暢,但以左丞相府發(fā)出,有越上之嫌,更令百官處境難堪,此其三也。” “柳公在朝堂之上的權(quán)勢,與其并非勢均力敵,而是碾壓。” “若是以此,令他們作出選擇,則是恰好。” 陳平這一番話說出口,引得柳白和蕭何二人同時點頭。 妙計嗎?妙!僅僅是這么一件小事,甚至可以說,是柳白‘寬宏大量’,讓百官可以議論某一項朝政,已經(jīng)算的上是他這位右相開明了。 毒計嗎?毒!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