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二天一早,趙顯徽就來到佛心湖,乘坐小舟,摘了滿滿一船的蓮蓬,孜孜不倦剝著蓮子,卻不吃,而是用衣服兜著。 小舟不需要木漿,在內力推動下,往閣樓而去。 閣樓下早就站著一位單手持劍的女子,正一臉陰沉盯著那個擅自摘蓮蓬還當著主人的面剝蓮子的家伙。 女子姓韓,名忻,在程老夫子的弟子中排名第三,曾評點天下詩文,許多傳世佳作被批得一分不值,唯有少數詩文能得幾句中庸評語,至于詞句,更是被評價為詩之小道,不值一提,惹來無數文人貶斥。 曾有位九段國手來到佛心湖辯論,誰曾想竟被三言兩語懟得啞口無言,那位以詞句驚艷享譽世間的文豪便說要以棋論道,誰輸了就要承認自己的文采低人一等。 韓忻不僅答應賭,還要加大賭注,若是她輸了,便從此放下筆墨,不再作詩,若是對方輸了,便要認她當奶奶。 那文豪怒火三丈,想都沒想就答應下來。 結果十局棋,韓忻贏了十次,那位九段國手的文豪次次只差一步就能絕殺,偏偏次次被提前圍殺。 文豪當時便明白自己被耍了,氣得不肯叫奶奶。韓忻便把劍架在他脖子上,嚇得那位文豪當場尿褲子求饒。事后文豪離去,對外死不承認,結果程老夫子出面,說出此事,那位文豪丟盡顏面,從此退隱山林,生死不知。 等到小舟停靠閣樓下,趙顯徽的衣兜里已經是滿滿的蓮子。他捧著衣服,跳上岸后,一股腦把蓮子倒出。 之前咳怒氣沖沖的韓忻趕忙卷起衣兜,把那些蓮子接住。 “這些蓮子就送你了,不用謝。”趙顯徽沒有半點當客人的覺悟,徑直往閣樓內走去。 韓忻看了看衣兜里的蓮子,又看了看那個男人,心中腹誹,“還有用主人家的東西給主人送禮的道理?” 閣樓內物件不多,一樓只有做飯燒菜的廚房,二樓是書房,三樓閨房,四樓平時用作習武練劍。韓忻不光是女子大文豪,還是二品小宗師,劍法超群。 趙顯徽想要走上二樓,卻在即將踏上階梯時,被一柄長劍攔住去路。 已經用竹籃裝上蓮子的韓忻冷聲道:“王爺來此是為何事?” 趙顯徽也不惱怒,轉身走出閣樓。閣樓外種了一些蔬菜,秋收季節,正是滿園豐收的景象。更有只老母雞帶著一群小雞仔四處游走,尋找散落在地上的米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