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記重錘落下,滿京城震驚。 雖然笑辰生是余南卿請來京城的,可在百姓心里,余南卿跟笑辰生根本就是兩種不同的人。 哪怕笑辰生殺害了長公主,牽連了恭親王府,但余南卿在百姓心里也是清清白白。 然而東海交出的這份證據,砸得京城的百姓暈頭轉向。 京城的老百姓大多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余南卿弒殺至親,不僅令皇室蒙羞,也叫大晉在東海面前丟了面子,京中輿論如今大部分都是對余南卿不利的。 京中對余南卿的輿論達至頂峰,一時間所有人都在看元和帝會怎么處理這件事。 百姓會受言論迷惑,可精明的朝臣卻已經看出了端倪。 長公主余聽宜出事當日,元和帝就已經派人清理了長公主的遺物,若余南卿與笑辰生有書信來往,為什么元和帝找不到,東海的人卻找到了? 另外東海的人是怎么找到的,是潛進長公主的府邸?還是買通了府里的丫鬟小廝? 不管哪一個,都與意欲挑起大晉與東海事端掛勾,所以此證據是真是假,有待存疑。 再有,你東海安的什么心,朝臣心里面都清楚,雖說余南卿是打傷了鳳凌霄跟鳳瑤,但同樣的,余南卿也說是他們掠走了蘇挽煙,只是他們苦于沒有證據,蘇挽煙更是連一點蹤跡都沒有,幾乎都成了懸案。 如此,這書信的事,嫁禍也不是不可能的。 朝臣們都想得明白的事,可元和帝卻已經怒火中傷,他早懷疑余聽宜是余南卿殺的,如今見到東海把證據呈上,根本等不到下朝,怒著眸眼就去了大牢,想要從余南卿口中得到證實。 其實,元和帝心里當真不明白嗎? 東海在這個時候做的這些,都是想要借他們自己人的手,去除掉余南卿。 只要除掉余南卿,他們就可以肆無忌憚的朝大晉發兵,然而只要余南卿還在,他們就會忌憚。 就如現在鎮守大晉邊境的付老將軍,以東海的曾占領過大晉翁城,還有與大晉士兵作戰過的經驗,只要想打,就能把他的項上人頭取下來。 不打,無非就是四年前被余南卿重傷的元氣還沒恢復,以及……大牢之中余南卿的左膀右臂,呂策忠呂將軍還沒死。 元和帝哪里不明白,所以他哪怕再怒,再想把余南卿殺了,他也不能真的這么做。 然而又因為這個原因,他心里一口郁氣堵了十幾日,難不成,大晉沒了余南卿就不能活了嗎? 他大晉能人之多,都比不上一個余南卿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