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十三章 神力巨漢-《盛唐劍圣》


    第(1/3)頁

    “以攻代守!”

    郭知運雙眼盯著河西九曲之地一動不動,在繼任隴右節度大使的這幾年,他所思所想莫不是如何利用手中的一切資源抵御吐蕃來襲,做好節度使守土的本份。

    反攻回去,這個想法他不曾想過。因為有些不符合實際,吐蕃人沒有固定的據點,跟著水草而居,不比他們大唐有著遷移不走的城鎮。而且他們不以騎兵為主,關鍵還是府兵敗壞。論及兵士實力,遠不是吐蕃的對手,跟吐蕃打野戰,就如送肉沒什么區別。

    但是現在情況不同了,募兵制的出現,彌補了兵卒疲軟的弊端。盡管裴旻離開了兵部,但是他留下的資源政策,足以維持募兵制的運轉。

    第二輪的募兵制已經順利的展開,這一次朝廷募得了十二萬的兵士,同時也裁撤了十萬老弱病殘的府兵。募集的兵士皆以長征健兒為號,正逐步填充各地。

    隴右的軍情最為關鍵,得到了三萬個名額,兵源逐步到位。

    郭知運親自檢測過兵卒的質量,瞧著雄赳赳氣昂昂的應招兵士,這位執掌一方軍事的封疆大吏感動的幾乎要哭出來。

    三萬身強力壯的好兒男,瞬間讓隴右軍的素質提高了一大截。那些老弱病殘或者用來充數的地痞,都給郭知運裁撤出去,軍隊風氣,遂然大振。

    新兵有足夠的熱忱斗志,缺少的是訓練經驗。他麾下也有不少能人,練兵不在話下。至于經驗,以戰養戰,未嘗不是很好的法子。

    心念于此,郭知運雙手一合,道:“算我一個!我在任上的這幾年,可沒少受到吐蕃賊子的襲擾,這等好事,少不了我。若一切順利,真如你說的那樣,能操作的地方可就大了。”他目光看著石堡城,若有所指。

    裴旻知道郭知運以明白他意,淡然笑道:“俗話說得好,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只要有心,他們防不了一輩子。一有疏忽,便可以咬下他們一塊肉下來。陛下正在發展馬政,各軍的馬匹也會日漸充裕。等我們騎兵起來,讓我們攪亂的河西九曲,將會是朝廷的囊中之物。”

    這襲擊劫掠,關鍵是講究一個時機。趁虛而入,這點他也沒多說。郭知運身為隴右節度使,不可能這基本的道理都不明白。

    郭知運看著胸有大略的裴旻,想起了王君毚露出了淡淡的復雜表情,將雜念除去,續道:“我們兩軍在襲擾的時候也可以相互配合,不真不假的發動一次大規模的侵攻。在他們大軍集結之前,來一次狠的。我們的襲擾,跟他們不一樣。他們只為了劫掠,盡可能的避免跟軍隊對上。我們卻能找他們軍隊打,殺個痛快。在他們大軍集結的時候,再行從容而去。”

    “旻就是這個意思!”見郭知運已經領會他的真正目的,裴旻帶著幾分亢奮的道:“他們的情況跟我們不同,劫掠的方式自然要變。我們是以城鎮為主,他們卻以散居為上。他們放牧的時候會盡可能的分散,唯有如此才不會破壞一地的植被生態,避免來年無草食用。我們完全可以利用這個弱點。集合兩軍之力,來次狠的,不過也無需次次如此。隨意而行,想并力時并力,不想并力時,自由出擊。讓他們摸不著頭腦,防不勝防。我建議洮州與鄯州之間,最好建立信鴿渠道。往來要事,以信鴿交流,更為快捷方便。”

    郭知運毫不猶豫的應諾下來。

    作為隴右節度使,郭知運能到今天這個位子,全靠戰績一點點拼殺出來的,沒有半點的水分。在經驗上遠勝裴旻,但裴旻博聞強記見多識廣,胸中韜略卻在郭知運之上。

    兩人相互探討應對吐蕃之事,分析吐蕃的利弊優劣。

    裴旻道:“吐蕃確實強,但遠沒有世人眼中那么厲害。他們也有大起大落的時候,只是他們每每在大落之時,縮在高山之上。青藏高原的水土反應,是他們天然的屏障,讓我等鞭長莫及。這有了和平喘息發展的機會,外加根底猶在,重新崛起,自然容易的多。想要真正的解決心腹之患,關鍵是不能心急,必需步步為營。第一步是攻占青海湖,那里也有水土反應,只是比起吐蕃深處,要弱的多,并非不能承受。只要適應了青海湖的氣候,在逐步逐步的向深處擴張。對付吐蕃,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在唐朝還沒有高原反應這一詞語,但是跟吐蕃打了那么多年的戰。對于高原反應這一事情,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認識。只是科技不發達,不知原因何在。只能歸為水土不服。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化州市| 东光县| 泸西县| 张家口市| 米林县| 新野县| 大方县| 上蔡县| 霞浦县| 庄浪县| 石林| 崇州市| 珲春市| 公安县| 繁峙县| 乐昌市| 大冶市| 九江县| 兴义市| 衡阳市| 罗田县| 龙游县| 鲁山县| 秦安县| 襄城县| 五常市| 宣汉县| 林芝县| 常熟市| 博乐市| 读书| 五家渠市| 韶关市| 新乐市| 普格县| 武穴市| 永川市| 平舆县| 天峨县| 神农架林区| 兴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