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二樓此時漆黑一片,是倉庫跟掌柜伙計們的住宿之處。 見門外來了車與人,正打算帶著伙計盤庫的掌柜,一眼就認出這些是從代王府來的,忙親自迎出來。 “廖管事,你們總算是到了!”這位雜貨鋪的掌柜年紀(jì)略大一些,五十歲出頭,生得慈眉善目,未語先笑,讓人見了就容易心生親切。 但要說真把他當(dāng)成個好說話的善人,就錯了。 這位也算是個混江湖,據(jù)說最早曾經(jīng)一人挑著擔(dān)子當(dāng)過走南闖北的貨郎,后來加入了以運貨討生活幫派,路子相對野,手上還有人命。 野道人上京不久,就相互認識,算是熟人,在野道人受命開辟代府的財源時,他就被叫來幫忙,成了這家商鋪的掌柜。 論起跟三教九流打交道,這是這類人的本能,這家鋪子生意很好,就算一下子接收了大批貨物,也完全能利用自己渠道變賣出去。 而這中年人廖管事,是代王府的小管事,前太子沒倒臺前,他就是太子府的府兵,太子倒臺了,沒了別的營生,又不愿投靠他人,就靠種田賣苦力養(yǎng)家,日子過得很苦。 直到皇孫回京,重新讓太子一脈起來了,他這一家子才被代王接過來,從府兵重新做起。 不過,到底老了,也就是過渡下,很快讓長子接了班,自己安心在代王府做個小管事,帶小兒子跟侄子每日處理一些雜事,日子過的美滋滋。 這兩位都算是苦盡甘來的人物,做事都很認真負責(zé),幾句寒暄,就開始處理正事了。 “平哥兒,你帶著人將貨卸了,搬去二樓。”廖管事對這次帶來侄子廖平吩咐。 廖平忙哎了一聲,招呼府兵跟自己繼續(xù)干活。 原來,這三輛牛車上裝得滿滿的都是府內(nèi)不需要的禮物,代王府不合適直接出面售賣,就索性送到野道人私下開商鋪里變賣。 早就打過了招呼,掌柜一聲令下,兩個伙計就配合府兵一起卸貨,一個個箱子的往鋪子里搬,當(dāng)然了,因人數(shù)問題,主要干活的還是府兵。 等終于搬完了,掌柜不好就這么讓他們走,先說了一句:“辛苦了。” 又對廖管事說:“你們又是裝貨,又是送來,想必晚飯還沒吃吧?我剛剛讓人買了一些醬肉,還有陳記的餅,甚是酥脆,不如吃過了再回去?” 說著,就讓人拿來食物。 廖管事笑了:“老兄你有心了,不過倒也不必。府內(nèi)大宴,剩余菜肴很多,雖許多人忙了一天,水米未進,的確餓了,不過離府很近,回去就有好食,還有賞賜發(fā)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