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什么?” 代王成了皇太孫,代王真成了皇太孫? 畢信聽了這話,驚得全身一顫,直接木頭人一樣的呆立。 一開始,畢信還是代王提拔,可等畢信當到了羽林衛指揮僉事,漸漸也有了些尋思。 代王根基淺薄,很難與蜀王齊王競爭,尤其出現“白日顯圣”這事,必會被皇帝清算,這幾乎是上層一致的想法,康樂伯府還專門警告過自己——要是不聽,別怪康樂伯府出手了。 結果這事并沒有發生,皇帝不僅不怒,反因此更重視代王了? 這簡直不合邏輯! 早知道…… 回過身,畢信涌出強烈的后悔,他本是代王,哦不,太孫提攜,跟同輩的勛貴子弟,已非常幸運! 雖沒法與太孫府邸里的老人相比,但能好生與太孫聯絡感情,前途必是遠大的! 可現在? 他握了握拳,發出了一聲嘆息 最近自己與太孫走動不多,雖的確是臨年時節事情太多,但出本心問問,的確是太孫當時情況相對微妙,自己就算念著太孫的幫扶拉扯,可也不由減少了來往。 因此轉投別人是沒有,可一個觀望是少不了。 太孫真出事,自己沒有被徹底卷入,起碼能在事后給予援助,但這樣的行為落在太孫眼里,是不是就變了味? 現在代王的身份已不一樣,如果太孫誤會,那自己這本該與太孫關系親近的人,豈不是不但落后一步,更有著叛徒的嫌疑? 想到這里,畢信甚至覺得一陣恐慌。 “什么君?” “可隨意處置是為君。” 畢信不管怎么說,是康樂伯府出身,是勛貴家族的人,自然深懂君的含義,別說是君,就是上級,都有這規律。 指揮使處置指揮僉事,要有合法合理的理由,處理千戶,符合條例就行,處理百戶,雞蛋挑骨頭就可以,百戶以下,沒有理由就可拉出去殺頭。 而君更是這樣,臣子生死榮辱全在一念。 和君講法律講規矩甚至講功勞都是扯談,君愿意講,才有法律規矩功勞,君不愿意講,啥都沒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