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太祖和今上,屢次拔索,雖有成效,未盡全功。” “現在卻是大好機會。” “曹易顏本心不值而論,是看大王有難,因此向大王提供支持,情報、內應,甚至是兵權,意圖要亂大鄭。” “其人其心盡是可誅,就不知大王您要不要了。”馬友良放輕了聲音,說著。 這番話雖聲音輕了,可對蜀王來說,卻像是雷霆一擊,讓耳朵嗡嗡響,但壓在心上的重鐵卻消散大半! “要,當然要!”蜀王臉上露出狠色,恨恨說:“別的也罷了,我這父皇作事滴水不漏,府兵和府內的人,也不知道父皇安插了多少!” “我可以說,要是我關起門來作威作福,他們盡是聽話,可要是本王越雷池一步,不僅立刻一折上了父皇書案,更是當晚,本是忠心耿耿的警衛,就擒拿了本王。” “借兵,哪怕與虎謀皮,也干了!” “更不要說,借了兵,才能把前魏的根基,連根拔起,一網打盡,以消我大鄭萬年之患。” 見大王的態度,馬友良也露出歡喜,立刻說:“大王,你終于悟了,別看大王是親王之尊,可苦心經營十數年,能用的人,怕不及五十。” “這就是體制,這就是名分。” “唯有引進外力,才可破局,那來使已經在府里,乃是個商人,假稱有事來求您,所以微臣就暫時讓他跟著過來了。” “外人便是知道,見只是一個商人,也不會起疑!” 這就是為了防著皇帝安插在蜀王府的人了。 蜀王一聽人就在外面,越發滿意:“讓他進來!” 馬友良立刻出去叫人來,不一會,一個四十多歲看起來還算儒雅和氣的商人就跟著馬友良進來。 一打照面,蜀王就在心里有些鄙夷。 這的確是個商人,無論是容貌、氣度還是穿著,都能看出,的確是慣行商賈之事的人。 這樣的一個人,竟是前朝余孽的使者? “外臣劉達乃拜見大王。” 此人進來后,就自報家門,說完就朝著蜀王深深拜見。 “普天之下,莫非王臣,你區區一商賈,輒敢放肆狂吠,竟敢自稱外臣?”蜀王突勃然變色,“砰”一聲重重擊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