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所謂的吏治要整頓,治的就是這條,邢業再是可惜,孤只能盡私誼,盡人情,卻不能駁公議,求天恩。” “汝等感謝孤,孤其實沒有什么可被感謝的,唯有感恩于朝廷,心才落到了實處?!? 這話聽的眾舉人一片靜鴉,唯為首的舉人,連連叩拜:“殿下救濟乃是盡朋友之義,訓諫我等卻是弘朝廷大道,我等心領神受,也實在感動,唯有盡心盡忠以報答萬一了。” 這人說話語調鏗鏘,隱隱有金石之音,帶著群人一起叩拜,不僅僅舉人,周圍人聽見了,也黑壓壓一片拜下。 好在也知道太孫不可能一直在這里,跪拜完,就目送著蘇子籍上了牛車,這才慢慢散開了。 野道人上了牛車后,就忍不住笑著:“主公,我已經知曉,這為首的人叫田紱,怕很有攀附之意?!? “許多普通人對攀附鄙視,其實攀附很不簡單,說明至少別人看好主公,在現在情況下,更是投注在主公身上?!? 谷杻 “您有這樣的聲望,可是好事一件,您的辛苦沒有白費。” 蘇子籍也是一笑,只是倏然收回:“田紱要攀附,又是舉人,我就給他這機會,若是他能考取,就發個貼子給他,邀他入府一見。” “是!” 蘇子籍長長吐了口氣,就如野道人所說,攀附,看起來是貶意,其實換個詞,就是站隊,能被人站隊,的確是積蓄了不小聲望。 可這樣的聲望,其實離不開之前的積累。 像當初,蘇子籍鏟除京城內的神祠,很多人都不看好,都覺得這樣做,費力且得罪人,到頭來只會落得一個暴戾殘酷之名。 不像蜀王,經營名聲都是選擇輕巧方便的項目,給人的感覺也很清貴,一點塵埃都不沾,仿佛只要這樣,就能贏得眾人的喜歡。 蘇子籍卻覺得,凡事都有利有弊。 這世上又不是只有一二聰明人,能考到舉人,又有幾個是真傻呢? 處理神祠這事,只要有見識的人,都會知道費力且得罪人,但同樣也會明白,這樣做對百姓,對江山社稷,對很多事都是有益的,唯一不利的唯有自己的名聲而已。 這樣一來,固會得罪一部分人,但同樣也會在更多人心里留下務實做事的印象。 一個能務實做事的人,差又能差到哪里去? 蘇子籍本身又有才學,沒被認回來前就是有名氣的才子,在他之后經營下,才名更傳播甚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