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首先你善惡的假設就不正確,善惡是人定義出來的,或者說是有道德和法律概念的生命定義出來的。” “如果沒有道德和法律的基石,那就不會存在所謂的善惡。” 【那我換個說法,將存在E善神改為穩(wěn)定秩序神,祂制定了基石和秩序法則,自然也會想方設法的穩(wěn)固世界的基石】 【而存在F惡神,它是秩序的反面,是無序,它不希望宇宙有既定的規(guī)則,所以便創(chuàng)造了絕對特性來破壞規(guī)則】 奧托:“如果以你的邏輯來看,這個答案確實合理。” “但如果存在E與存在F都并非是絕對理性的存在,而也是存在著個人主觀意識的呢?” “如果在這種假設下,那么我可以排除掉存在F,即無序神。” “存在E也不是秩序神,而是雙位一體,祂親手創(chuàng)造了秩序,隨后又打破了秩序。” “因為祂認為這樣做很有趣。” “就如創(chuàng)造我的神明一樣,為了追尋自我的愉悅,而去做出違反理性的行為,這完全有可能。” “按照這個假設,那也可以解釋篇章的來歷。” “創(chuàng)造了我的神明把我們丟到一個死斗場里,如養(yǎng)蠱一樣看著我們自相殘殺,以此尋求愉悅。” “那么更進一步來說,創(chuàng)造了六大篇章的存在E,對他來說,整個宇宙都是它的死斗場,宇宙中的所有生靈都是玩具。” 【我無法接受這個結論】 【一旦我接受這個結論,那我便相當于是否定了自己存在的意義,我們都只是玩具,我們的存在只是供人取樂】 【因此,這樣的結論我無法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