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眾人忍不住驚嘆:“姜琪不愧是姜老的親孫女啊,這點茶技藝,每一個動作都堪比文學載錄,茶香四溢,厚醇回甘,還沒品嘗就已經讓人神往。” “這斗茶的功夫確實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每一道工序都太精細,也難怪現在的年輕人無法靜心感受。” “秦音在做什么呢?她的步驟錯了吧,怎么會有這樣點茶的,拒史料記載......也沒見過這么奇怪的點茶方法啊......” 就在眾人沉浸在姜琪規規矩矩的點茶方法中時,又被這么一句吸引走了目光。 大家一開始看秦音居然第一步驟都不碾茶時,便認定她錯了。 他們都是對茶文化有研究的大家。 不似網友們看得云里霧里。 什么是真正官方的點茶流程,他們門兒清。 是以見秦音剛開始就“炙茶”時,就已經心底搖搖頭,pass掉了秦音。 什么亂七八糟的點茶手法? 果真是個鄉巴佬,到底會用這些茶藝工具嗎? 第二步,秦音開始碾茶。 眾人看者她有條不紊的動作,一致認為是她看了姜琪正確的點茶方法,開始“抄”人家的步驟了...... 第三步,羅茶! 接著,候湯、熁盞、點茶...... 嘶......這些步驟,與姜琪截然不同啊! 眾人看向秦音的眼神逐漸從輕慢改為凝重認真起來。 “嘶,秦音怎么那么快就開始注水了?” “她又開始注水了,到底會不會點茶啊?” “這是什么奇葩步驟,但茶香居然開始散開了,這也太奇怪了!” “我怎么感覺她的步驟也有自己的章法呢?不確定,再看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