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我們獨立支隊之前繳獲了一批化學實驗室設備,很是齊全。同時經過這么長時間的戰斗,也繳獲了大量全國各地的礦石原料等。現在我邀請你們加入我們獨立支隊成立的化學工作室,專門在實驗室內制備一些敵后抗日根據地和國統區缺少的關鍵化合物,比如工業催化劑五氧化二釩等。” (五氧化二釩,是接觸法生產硫酸的工業用催化劑,可以大大提高硫酸生產效率和品質,進而大大提高云煙兵工廠炸藥產量。后期也可以分享給根據地其他兵工廠五氧化二釩及接觸法硫酸生產設備,擴大各根據地的炸藥產量。 主角的繳獲加成系統可以按照國際價格調換同種類物資,卻不能跨種類。因為催化劑在國內很少見,主角從未繳獲過,無法調換出來。但主角獲得了大量硫鐵礦石,既可以用來生產硫酸,又可以調換為釩鈦磁鐵礦等其他鐵礦石,可在實驗室內使用釩鈦磁鐵礦石等制備五氧化二釩等關鍵化合物,從而不斷完善產業鏈條,提升軍工廠的產品種類和產量。) “這樣一來,你們也算學有所用,不僅能利用這些設備和原材料繼續開展學術研究,同時也可以助力我們軍工生產,幫助抗擊日寇。” “我們可以保障你們的來去自由、生命安全和經費保障,每個教授月薪可以參照國統區大學發放。” “你們看怎么樣?” 張云滿懷希冀的看著幾個教授和大學生,真心希望他們留下來。 在駐地軍火工業發展過程中,張云深刻感到了全產業鏈工業化的重要性。不說別的,為什么民國有好幾個大型兵工廠,卻產量低,質量也差?還不是炮鋼等原材料需要進口、工藝流程也落后,各環節相比國外大廠都有問題。 國內工業特別是軍工發展欠缺的東西太多了,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配套的熟練工人、合格的組織管理者等等。 張云迫切需要這些化工人才制備解決一些根據地緊缺的化合物,幫著完善一些工藝,同時后期在根據地被國民黨和日軍雙重封鎖時因地制宜的研究一些生產日常用品的改進工藝。 葉康、李振華、溫崖三位教授面面相覷,拿不定主意。葉教授隨后問道:“都有哪些設備?” “太多了,燒杯、量筒、漏斗、冷凝管、容量瓶、集氣瓶等各類玻璃容器,酒精燈、坩堝等設備,還有類似質譜儀、分析儀、氧化爐等,我不太懂,但是挺齊全的。如果缺什么,我們也想辦法搞來!” 三位教授明顯意動,這些設備如此齊全,比大學實驗室條件都要好。 現如今這情形,全國哪里還能找到安靜做研究的學堂。如果能一邊教學做研究一邊抗日救國,也確實一件美事! “如果能來去自由,我們愿意加入。五氧化二釩的制備方式我們知道,你們這是要建立接觸法硫酸生產線么?”葉教授帶頭應允,同時也好奇的問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