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該集群除了2個步兵聯隊本身擁有的12門步兵炮、8門九四式山炮、4門三八式野炮外,還額外加強了12門大正十一年式70曲射步兵炮、12門九七式81曲射步兵炮以及24門九七式90毫米迫擊炮,4門九一式105野炮,并攜帶了大量毒氣彈。該集群包括輜重兵、工兵、步兵、炮兵等兵種,總人數已經超過了8200人,擁有1700多匹運輸馬匹,總指揮官為109師團31旅團的旅團長谷藤長一。 沒錯,《亮劍》里鬼子鼎鼎大名的“小鋼炮”,九七式迫擊炮,已經逐步列裝鬼子部隊,并成為此次鬼子攻擊集團的火力支撐。該炮最大射程達到了3800米,炮彈重量5.26g,是鬼子專門為了壓制**部隊82毫米迫擊炮而研制的,不僅射程超過82迫擊炮,同時還可以發射化學彈(毒氣彈)、縱火彈等彈種。 此外,九一式105野炮是日軍進口法國施耐德公司105毫米榴彈炮技術改進的產物,炮重1.49噸,最大射程米,炮彈重量達到了15.76公斤。該炮射程較遠、炮彈威力大,可以憑借射程有效壓制九四式山炮。這本應是野戰炮兵聯隊的核心火炮,也被臨時加強到了攻擊集團里。 這樣一來,該攻擊集團就擁有了28門身管炮和48門迫擊炮,且很多火炮都是針對獨立支隊武器配置而來。 這本該是一個萬無一失的攻擊集群。 …… 為了盡快與獨立支隊決戰,防止獨立支隊小部隊夜襲,按照第一軍司令部的部署,1月7日早晨7點,這個擁有8000余人的攻擊集群從晉中出發,沿著山路開始向昔陽西側獨立支隊駐地前進。 沒辦法,正太鐵路并未完成修復,無法正常通車,鬼子大部隊無法通過鐵路機動到陽泉城周邊,從昔陽縣城出兵前進,所以攻擊集群只能從晉中榆次地區長凝鎮直接進入山區,橫穿太岳山區向獨立支隊進攻。 龐大的鬼子部隊很快就被榆東游擊隊察覺,榆東游擊隊田隊長立即安排附近山村的百姓上山躲避鬼子,并向昔榆軍分區發出了敵情電報。 鬼子來了! 大量的鬼子進山了! 收到電報后,張云立即召集了邢隊長、各營長以及情報部、通訊部等,討論敵情、部署應對。 這時候,昔榆軍分區各部隊通訊暢通的優勢完全體現了出來,榆東游擊隊的隊員們借助對地形的熟悉,一直關注著敵人的情況,并持續向軍分區匯報著情況。 鬼子數量很多,約有萬人,有近兩千匹馬,有大量炮兵及火炮配件,有4門很大的野戰炮,各種炮管數量大概為70門(游擊隊長期跟隨獨立支隊作戰,已經很熟悉迫擊炮、山炮的配件模樣,了解迫擊炮、山炮山區行軍時的分解狀態,因此能夠清晰的辨認出鬼子炮兵,并以最直觀的數炮管方式確定敵人的火炮數量)。目前鬼子已經進入山區約10公里,距離駐地還有六七十公里的距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