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綜合考慮后,張云還是決定讓4營承擔這個任務。 孫大勇善守,4營也擁有眾多重機槍及迫擊炮,短時間內足夠擋住鬼子大量火炮和兵力下的強大攻勢。 雖然他們還有時間可以布置工事和戰壕,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鬼子加強的火炮力量不可小覷,這將是獨立支隊成立以來經歷的最大考驗。 4營需要用堅韌和犧牲來完成這個任務。 而1、2、3營的任務也很艱巨,他們必須在4營吸引敵人后,立即從周邊三個方向圍上來,利用隱蔽式戰壕將鬼子攻擊集群暫時性的困在里面,哪怕是敵機轟炸也不能放開。 不求能聚殲敵人,只要能夠將敵人困住兩三個小時,就可以讓炮營以密集炮火對鬼子進行大量殺傷。 炮營則臨時將82毫米迫擊炮換裝為24門重型迫擊炮,并臨時加強12門九四式山炮,共列裝24門山炮、36門重型迫擊炮,以適應預設戰場。 另外張云還專門調換了12挺德什卡機槍,配置給野戰營,作為防空之用。 定下作戰方案后,張云立即安排后勤部補充各部隊彈藥給養,配合部隊做好出擊準備。 半小時后,獨立支隊1營、2營、3營、4營及炮營8000余人,以及昔陽西側游擊隊800余人,民兵部隊1000余人、運輸隊4000余人就攜帶著大量武器裝備和炮彈迅速西行,向著來襲鬼子的方向前進! 5營、新兵營及部分民兵部隊6600余人負責駐地最后的防御工作。 一場針尖對麥芒的較量即將開始! …… 386旅旅部,大旅長看著軍分區電報,擔心的看著地圖。 以一萬余人正面對決鬼子加強炮兵的兩個聯隊,這樣的戰斗已經超過了他的想象。 按照他的經驗,目前國內部隊必須以4:1的兵力比才能勉強抗衡鬼子部隊,更何況是專門加強了火炮的鬼子。 兵力比不過1.2:1,這樣的決戰方式太險了! 如果稍有差池,就會是一場大規模的遭遇戰和混戰。 這不是八路軍一向采取的游擊戰、運動戰消滅鬼子的打法,也不是**陣地戰的打法,更像是一種陣地伏擊戰。 不過,張云一直是一個性格非常沉穩保守的人,怎么會選擇這樣的戰斗方式? 是我沒有思考透徹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