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4月初,昔陽和順交界的山區里。 大旅長、李大團長、孔大團長以及旅警衛連一行百余人,牽著馬慢慢走在去往獨立支隊無名山駐地的山間公路上。 此時已是春天,溫暖的氣息彌漫著整個田野,陽光明媚而不刺眼,和風輕輕吹過,帶來讓人舒服的青草味道。 天色尚早,太陽初升,但鄉間的道路上已經到處是忙碌的身影。根據地的老百姓們手中持著農具,辛勤在田間勞作。此起彼伏的鋤頭聲、鐮刀聲,如同田園的交響曲,流淌進了大家的心里。 大旅長、李大團長等人看著這寧靜的山村景色,看著老百姓們臉上帶著紅潤的面色,看著孩子在勞作的大人身邊玩耍嬉戲,內心深處都涌現出了振奮。 大家舍生忘死打了這么多年仗,不就是為了讓老百姓過上這樣平靜且舒服的好日子么! 要知道,正常情況下4月份正是青黃不接的月份,舊糧食吃的差不多了,但是新糧食才剛剛種植,就連野菜都還沒怎么長出來,本來應該是老百姓最困苦的時候。 他們剛剛離開的冀南平原,窮困老百姓們此時已經開始節衣縮食,每天一頓稀的一頓稠的慢慢往下熬,等待5月份收獲一波豆子或者冬小麥才能稍微緩解糧食的壓力。 但這里的老百姓明顯氣色不一樣,沒有焦慮或者熬著的感覺。 實際上,這都是獨立支隊或者說張云的功勞。 這個冬天,獨立支隊一直沒有閑著,各部隊到處破襲鐵路、據點等,而為了保障山地部隊充足的炮兵火力,保障繳獲物資能夠顆粒歸倉,每次部隊出動都會動員大量的老百姓參與物資運輸、炮彈運輸等擁軍支前工作。 同時,獨立支隊還會動員老百姓參與礦石開采、生鐵冶煉、軍裝縫制、軍被縫制甚至軍工生產、組裝、分裝等工作。 張云繳獲空間的糧食等物資很是富裕,自然對動員的老百姓十分大方,不僅管吃管喝,還會根據參與動員的工作量發放糧食、棉衣、糖果等報酬。 整個冬天,張云向總部及129師部、386旅前后提供了超過12萬件棉衣,提供了大量糧食罐頭和經費,但同時也以報酬形式向群眾發放了超過10萬件棉衣,發放了大量的糧食、肉類及嶄新的農業工具。 八路軍部隊嚴明的軍紀,保護人民的本色,強大的宣傳動員能力,已經讓老百姓們能夠擁護和支持,而豐厚的報酬更是讓老百姓們興高采烈,全力支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