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隨后,幾個老煙槍們在旅部開始了吐云吞霧,同時李云龍慢慢向旅長和幾個老戰友介紹了昨天的戰斗過程。 “就跟在冀南平原一樣,十幾門中口徑和重口徑迫擊炮、4門身管炮一起開火,立即就將鬼子據點炸開一片,頓時樓倒屋塌,火力點基本被摧毀。” “然后煙霧彈一打,手持沖鋒槍的突擊隊就靠了上去,戰壕內近身貼打,發揮連射火力優勢,就很順利消滅了敵人,且部隊損失也不算大。” 說道這里,李大團長終于感慨的說道:“當年蘇區的時候,咱們面對國民黨的碉堡炮樓封鎖線無可奈何。如今咱們有了山炮和重迫擊炮,鬼子的小炮樓已經困不住我們了!” “現在最大的麻煩,就是敵人機動太快。”李大團長復盤著昨天的戰斗,也是慶幸的說道:“昨天之所以繳獲如此豐富,跟敵人支援力量被牽制有關。不然敵人源源不絕援兵之下,恐怕我們只能保留大據點的繳獲,其余根本無力帶回來!” 大旅長也認真的傾聽著李大團長的總結,聽到這里,他才說道:“所以,張云同志,或者說獨立支隊,才喜歡同一時間大規模出擊破襲。” “同一時間晉中平原邊緣、正太鐵路沿線,甚至井陘附近,都有獨立支隊部隊在破襲據點,讓鬼子各部隊疲于應付,只能被動防守,無法發揮機動優勢,從而實現各部隊的策應。” “看樣子,張云同志他們已經摸索出了一套應對鬼子機動性的好辦法啊。” 好辦法是好辦法,其實說白了,就是欺負鬼子兵力不足。 鬼子侵華期間,一直飽受兵力不足困擾。雖然1939年-1941年間鬼子已經將其陸軍部隊的80%,接近230萬人投入到中國戰場(含盯住蘇聯的關東軍30-100萬人,該軍人數動態變化),但是仍然無法徹底壓制中國人民的反抗,東北、華北、華南、華中處處烽火。 因此鬼子才高度重視鐵路和公路建設,提升部隊的機動性,從而實現以較少軍隊壓制大片區域的原因,同時大量編練偽軍部隊。 程瞎子不服氣的說道:“李云龍,昨天打了半天,你們炮彈沒少用吧!說破大天,也不過是用炮彈欺負鬼子,我們772團上去,打的不比你們新一團差!” 李大團長倒是沒有否認,但是也回嘴道:“勞資有炮彈干嘛不用,難道用戰士們的性命跟鬼子硬拼。我們新一團練兵最快,打仗最快,繳獲也不錯,怎么,程瞎子你還不服氣!” “去,去,去,要吵去外邊吵去!”大旅長也習慣了李團長的臭嘴和幾個團長間的吵鬧,根本懶得搭理這茬,隨后補充道:“不過話我可挑明了,目前我部的命令是防守根據地,各部下山破襲前必須向我請示報告。現在你們電臺都配發到營里了,不能再用戰機難得通訊不便作為借口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