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5月14日,經過兩天的長途跋涉,張云帶著炮兵集群、民兵以及支前群眾等數萬人,慢慢回到了昔榆軍分區核心區域,東部支隊戰士及劉長青也被張云帶了回來。 留守營地的邢志國帶著軍分區各部門例行的等著大軍回歸,并嫻熟的部署各部隊上繳匯總戰利品,統計分發獎勵物資和勞動報酬等,并安排各部隊慢慢回歸營地。 隨著各項工作的有序進行,整個駐地及周邊慢慢恢復了平靜。 回到指揮室里,張云舒心的躺在炕上,終于好好歇息了半天。 他實在是有些累了。 此次大戰,看似是李云龍、王大川等人指揮作戰,橫掃千軍,但張云居中指揮同樣沒少費腦子,更何況還要跋山涉水趕路。 石門可是鬼子重兵集結的位置,虎口拔牙哪里是那么好拔的。看似輕松愉快、摧枯拉朽的戰斗,其實背后是張云及參謀們謀劃了許久的結果,不僅調動獨立支隊4個營、補充2團、游擊隊、民兵等共1.9萬余人參戰,又動員大量群眾搬運了大量炮彈,同時通過總部和補充2團調動了386旅及晉察冀軍區的部隊參戰。 可以說,正是這些在戰前就已經完成的居中協調工作,才是讓戰斗如此順利的原因。 更何況,鬼子是現代化工業國家,各類裝備層出不窮,單兵素質也十分強大,張云必須親自鎮守中央,以防止萬一出現意外情況,可以通過調換兌現方式加以彌補,這也是張云敢于發動大規模戰役的底氣。 …… 晚上時候,看到戰士們都休息的差不多了,張云特意安排后勤部為戰士們舉辦了一次慶功聚餐,熱熱鬧鬧的吃了一頓豐盛晚餐。 現在正是春夏之交,草長鶯飛,夏收在望,各類吃食已經較為豐富。在張云的特批下,后勤部直接為戰士們準備了八個大菜,四種主食,還準備了酸梨湯、蛋花湯、野菜湯等等湯品,光是肉菜就有辣炒罐頭肉、涼拌罐頭肉、咸燉鮮豬肉、雞丁等,全員不限量,所有戰士們都吃的很是開心開懷。 民國時候,哪怕是一般小地主,一年也難得吃上這樣的大餐,當然獨立支隊也一樣。張云雖然通過“繳獲”提供了足夠的經費和罐頭,但是也就是讓戰士們天天吃飽有油水,類似這樣的大餐雖說能天天吃的起,但是卻過于側目,只在戰后慶功時才能搞一搞。 張云、劉長青、邢志國帶著各營長們也分散各個營地跟戰士們聚餐,熟悉部隊戰士們的情況,密切與戰士們的聯系。 正在吃著的時候,副總參謀長帶著總部警衛營“正巧”趕了過來,也趕上了這頓大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