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獨立支隊駐地攻防戰之后的一個月里,華北戰局顯得異常的風平浪靜。 華北方面軍的鬼子在頹勢之下既沒有展開新的猛烈攻勢,也沒有在其他區域展開大規模報復,僅僅是收縮了防御,鞏固加強了太原晉中的防御體系。同時,補充完成的獨立混成第4旅團在大量飛機掩護下再次進逼陽泉城,試圖恢復正太鐵路的運營。 此次,張云安排部隊以退為進,早早地安排陽泉的守城部隊主動撤離,放棄了陽泉城,只是安置了愿意跟著走的群眾,將城市讓給了鬼子。 而與華北戰場的風平浪靜所不同的是,華南方向的戰局再次風起云涌。 此次日軍11軍司令岡村寧次聚集了第6、第33、第101、第106師團及3個旅團(包括海軍、航空兵各一部)約10萬兵力發起了對長沙外圍城市的攻擊。而第九戰區代司令官薛岳為保衛長沙,采取以湘北為防御重點,"后退決戰"、"爭取外翼"的作戰方針,調動30多個師和3個挺進縱隊,共約24萬多人參加此次戰役。雙方圍繞高安等外圍城市持續激戰,但卻陷入了一片僵局,雙方纏斗許久。 此次戰役,就是赫赫有名的第一次長沙會戰,該戰役中日雙方打成了平手,但也只是兩方苦戰的開端,此后數年雙方還在這里持續交手,相互糾纏。 9月下旬,張云計算著繳獲加成系統對晉中地區“占領”冷卻時間已經過了,隨即再次指揮獨立支隊、4縣游擊隊、補充2團,并聯合386旅新一團、獨立團、772團、補充大隊等共計5萬余人,再次對正太鐵路沿線、晉中平原、冀中平原進行了持續的大破襲,把鬼子剛剛恢復正常運轉的正太鐵路路段又一次截斷了。 此時鬼子第36、37警備師團已經沿同蒲鐵路北段到達了太原,并參與了太原、晉中防務,但是此次鬼子并未主動出擊,而是嚴守同蒲鐵路陣地防線,擋住了八路軍部隊對鐵路以西地區的破襲,但也任由八路軍各部隊在鐵路以東的平原山區交界地帶區域活動。 此次破襲,張云的繳獲空間再次加成獲得數十萬噸的糧食、大量的金銀、建材、礦石、布匹等,同時也通過本次作戰試探出第一軍目前以守為主的態度。 同時在現實中,獨立支隊等八路軍部隊不僅繳獲了部分糧食物資(鬼子已經自覺守不住山區交界據點,因此這類據點僅少量存放物資),更找到了一個購買平原地區糧食的時機,昔榆軍分區、129師及總部后勤部隊在這里收購和運走了近萬噸糧食。 另外,張云親自領隊參與了正太鐵路的破襲,并在一個小火車站的倉儲區再次兌現套現了4萬噸糧食(主要為小米,耐儲藏,正常情況下可以存儲9年)。近8萬名支前群眾,用了近萬輛馬車、牛車、小推車,將這些糧食運到了根據地內,并逐步被張云安排儲藏在和順、遼縣周邊山里的大型儲備倉庫區里。 第(1/3)頁